[实用新型]智能LNG槽车装卸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70463.4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4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树辉;宋坤;陈海平;张超;范嘉堃;冯是公;秦栋成;冷启远;许佳伟;杨亮;宋涛;邱灶杨;高明;贺占一;陈静;郝思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3/01;F17D5/02;F17C5/06;F17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张月娟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lng 槽车 装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LNG槽车装卸橇,包括鹤管和自动化控制系统,鹤管包括立柱、气相内臂、气相外臂、液相内臂和液相外臂,气相内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立柱的上部连接,气相内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气相外臂的第一端连接,气相内臂或气相外臂上设置有气相自动阀门;液相内臂的第一端与立柱的下部连接,液相内臂的第二端与液相外臂的第一端连接,液相内臂或所述液相外臂上设置有液相自动阀门;自动化控制系统分别与气相自动阀门和液相自动阀门电连接,用于控制气相自动阀门和液相自动阀门按顺序的打开与关闭。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人员劳动强度及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提高安全性、智能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LNG(液化天然气)、油品和气体等流体装卸车专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关于一种智能LNG槽车装卸橇。
背景技术
LNG槽车装车橇(以下简称“装车橇”)是指将每一个LNG装车鹤位内的仪表和设备集成在一个专用的框架结构内,实现预制、集成组装、测试完毕的一体化橇装设施。槽车装车橇系统分为橇体和鹤管两部份,后端与系统管道连接,前端是鹤管,直接与槽车的液相法兰和气相法兰连接,借助于定量控制系统,实现LNG液体的装车作业。目前国内槽车装车橇能够达到国际同等技术水平,关键零件的国产化已成熟,与国外成熟设备相比,具有供货期短,售后服务和备品备件供货及时、价格优惠等优点,操作控制程序可根据项目差异进行调整。
流体装卸鹤管是橇的重要组成部件,位于橇的前端,承担液体从橇内向槽车装卸的责任。通常的低温装卸鹤管主要分为气相和液相两个臂,两个独立臂共同装在一个立柱上或者装在橇架上,实现流体的进气和进液,臂分为内臂、外臂及和垂管,在鹤管的外臂上一般设立用于主管线关断的球阀及在两边用于氮气置换的旁路球阀,外臂有一弹簧平衡系统用来平衡外臂的重量,便于操作卸车。目前每个槽车操作员负责两个装车橇、两台槽车的充装,实行两班倒的工作模式。
然而,现有槽车装车橇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在装卸臂外臂上开关主阀和吹扫管支路阀为手动阀门,增加了外臂的操作力矩,需两个人同时用力推动才能与槽车对接,整个操作过程费时费力。同时也增加了弹簧的负载,对弹簧缸不利。
2)槽车装车步骤较多,停车后进行信息确认、充装前检查、装车臂对接、氮气吹扫、测漏、泄压、预冷、灌装、吹扫、拆臂等程序,臂上共计5个手动阀门需要人工转动10余次,前后顺序容易出错,操作安全性较低且操作人员工作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LNG槽车装卸橇,使槽车装卸过程自动化控制,能够减少人员劳动强度及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提高安全性、智能化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LNG槽车装卸橇,包括鹤管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所述鹤管包括立柱、气相内臂、气相外臂、液相内臂和液相外臂,所述气相内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立柱的上部连接,所述气相内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气相外臂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气相内臂或所述气相外臂上设置有气相自动阀门;所述液相内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立柱的下部连接,所述液相内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液相外臂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液相内臂或所述液相外臂上设置有液相自动阀门;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气相自动阀门和所述液相自动阀门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气相自动阀门和所述液相自动阀门按顺序的打开与关闭。
所述的智能LNG槽车装卸橇,优选地,所述气相自动阀门为气相气动阀门,所述气相气动阀门包括气相气动关断主阀和气相氮气吹扫气动阀,所述气相气动关断主阀和气相氮气吹扫气动阀分别设置在气相内臂上;所述液相自动阀门为液相气动阀门,所述液相气动阀门包括液相气动关断主阀、液相氮气吹扫入口气动阀和液相氮气吹扫出口气动阀,所述液相气动关断主阀、液相氮气吹扫入口气动阀和液相氮气吹扫出口气动阀分别设置在液相内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704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临时房搭建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废粉仓的硒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