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的顶盖横梁及顶盖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72813.0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36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段雪娜;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顶盖 横梁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顶盖横梁及顶盖总成,属于顶盖横梁领域。该顶盖横梁包括:凹槽,沿所述顶盖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朝向所述顶盖横梁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凹陷;以及翻边结构,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其中,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用于开设减重孔的预设位置,所述预设位置中的至少部分位置设有形成有多个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凸台,每一所述凸台朝向远离所述翻边结构的一侧凸起,且每一所述凸台的顶面上均设置有减重孔。本实用新型的顶盖横梁及顶盖总成能够保证顶盖横梁的刚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盖横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顶盖横梁及顶盖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顶盖横梁连接工艺一般为点焊形式,与侧围上部翻边结构点焊连接。目前横梁本体结构设计中,很多车型多为考虑在横梁中间位置直接开单一形式孔减重孔,在横梁本体刚度方面有劣势。其次在膨胀胶设计形式上,多为前后对称布置,设计有冗余,且不利于电泳液流动,容易造成电泳过程中混合液体得风险,并且使得顶盖横梁的总体质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的顶盖横梁,能够保证其自身刚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要优化涂装电泳工艺。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包括顶盖横梁的顶盖总成,能够保证顶盖横梁的刚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顶盖横梁,包括:
凹槽,沿所述顶盖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朝向所述顶盖横梁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凹陷;以及
翻边,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其中,
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用于开设减重孔的预设位置,所述预设位置中的至少部分位置设有形成有多个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凸台,每一所述凸台朝向远离所述翻边的一侧凸起,且每一所述凸台的顶面上均设置有减重孔。
可选地,每间隔一个所述预设位置设有一个所述凸台。
可选地,所述翻边包括:
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两个翻边组,每一所述翻边组均包括多个沿所述顶盖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子翻边,位于两端的所述子翻边为焊接型面,剩余的多个所述子翻边均设有朝向所述凹槽凹陷的胶槽,所述胶槽用于容纳膨胀胶。
可选地,两个所述翻边组的各个子翻边沿所述顶盖横梁的长度方向交错布置。
可选地,同一所述翻边组的相邻的两个子翻边之间的距离与每一开所述胶槽的长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底部还设有多个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多个定位孔的数量为2,且其间距为所述顶盖横梁的长度的2/3;
每一所述定位孔均位于一侧的所述翻边组的两个相邻的子翻边之间的中线上。
可选地,位于两个所述定位孔之间的多个所述凸台沿所述顶盖横梁的长度方向对齐且均匀布置。
可选地,所有所述凸台的数量大于一个所述翻边组的所有所述子翻边的数量。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顶盖总成,包括顶盖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顶盖横梁,所述顶盖横梁的焊接型面与车辆的侧围相连,且所述顶盖横梁通过胶槽内的膨胀胶与所述顶盖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72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液内科穿刺后创口止血带
- 下一篇:一种避震前叉生产用CNC弯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