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物5G舒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72931.1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91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柯伟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凯勒蓝房科学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E04D13/18;F24S50/00;F24S80/30;F28D20/00;F24F7/003;F24F3/14;F24F11/89;F24F8/30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周春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舒适 系统 | ||
1.建筑物5G舒适系统,其特征在于:
建筑物(01)内部设有室内管线(011),建筑物(01)顶部设有太阳能利用装置(02),建筑物(01)外部的地下土壤埋有储能装置,建筑物(01)地下室内部设有控制装置,
太阳能利用装置(02)分别与太阳能出液管(021)以及太阳能进液管(022)贯通连接,
太阳能出液管(021)通过三通阀(092)分别与热交换器第一导热液进口以及储能装置导热液出口贯通连接,太阳能进液管(022)通过三通阀(092)分别与热交换器第一导热液出口以及储能装置导热液入口贯通连接,
室内管线(011)的进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与热交换器第二导热液进出口贯通连接,
储能装置导热液出口与三通阀(092)之间的管路上、室内管线(011)的进水口或出水口的管路上、太阳能出液管(021)或太阳能进液管(022)上均设有管道泵(010),
三通阀(092)以及管道泵(010)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5G舒适系统,其特征在于:
储能装置包括冷源堆(03)以及热源堆(04),冷源堆(03)以及热源堆(04)之间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5G舒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冷源堆(03)以及热源堆(04)结构相同,均包括若干个埋入地下的螺旋状盘管以及分别与螺旋状盘管进出水口贯通连接的总进水管、总出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建筑物5G舒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热交换器包括用于建筑物制冷的第一热交换器(05)以及建筑物制热的第二热交换器(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5G舒适系统,其特征在于:
太阳能出液管(021)通过阀门分别与冷源堆进液总管(082)以及热源堆进液总管(083)贯通连接,太阳能进液管(022)通过阀门分别与冷源堆出液总管(081)以及热源堆出液总管(084)贯通连接,
冷源堆出液总管(081)通过三通阀(092)与冷源堆进液管(031)以及第一热交换器出液管(052)贯通连接,冷源堆进液总管(082)通过三通阀(092)与冷源堆出液管(032)以及第一热交换器进液管(051)贯通连接,第一热交换器进液管(051)、第一热交换器出液管(052)分别与第一热交换器(05)的第一导热液进出管贯通连接,
冷源堆进液管(031)以及冷源堆出液管(032)分别与冷源堆(03)进出液口贯通连接,
热源堆进液总管(083)通过三通阀分别与第二热交换器出液管(061)以及热源堆出液管(042)贯通连接,热源堆出液总管(084)通过三通阀分别与热源堆进液管(041)以及第二热交换器进液管(062)贯通连接,热源堆进液管(041)以及热源堆出液管(042)分别与热源堆(04)进出液口贯通连接,
第二热交换器出液管(061)以及第二热交换器进液管(062)分别与第二热交换器(06)的第一导热液进出口贯通连接,
室内管线(11)进出液口分别通过管道以及三通阀与第一热交换器(05)、第二热交换器(06)的第二导热液进出口贯通连接,
相应的管道上设有管道泵(0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物5G舒适系统,其特征在于:
冷源堆出液管(032)与冷源堆出液总管(081)通过带有截止阀(091)的第一旁通管路(033)贯通连接,
热源堆出液管(042)与热源堆出液总管(084)之间通过带有截止阀的第二旁通管路(043)贯通连接,
第一热交换器出液管(052)以及第二热交换器进液管(062)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012),温度传感器(012)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建筑物5G舒适系统,其特征在于:
室内管线(011)包括分水器以及若干路水管,各路水管铺设于地板下方或底板下方以及墙壁内部,
分水器的阀门均采用电控阀,电控阀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凯勒蓝房科学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凯勒蓝房科学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729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