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氨分解制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73079.X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0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杜伟;赵建国;钱挺;何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04 | 分类号: | C01B3/04;F24S23/77;F24S60/30;F28D2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分解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氨分解制氢系统,属于氨分解制氢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太阳能吸热系统、熔盐式储热系统、氨反应发生系统和熔盐储存系统;所述太阳能吸热系统、熔盐式储热系统和氨反应发生系统依次通过热盐管道连接,氨反应发生系统、熔盐储存系统和太阳能吸热系统通过冷盐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对熔盐进行加热,然后将熔盐的热量传递给氨气使氨气分解制氢,本实用新型的储热系统可以维持系统进行24小时稳定运行,有利于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借助熔盐的反复利用,可以大大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材料损耗效率,使得经济成本比现有的电解水制氢低,同时具有更高效,对环境更环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氨分解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氨分解制氢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革命开始以来,由于传统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发展到了十分成熟的阶段,大规模的开采和利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缺乏,还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破坏。近些年来,对氢气的研发一直在进行中,世界各国对氢能的研究都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重视。氢在自然界中的形式大部分都是以氢原子组成的,氢气都极少存在,因此对氢气的开发利用都只能先从制氢开始,人为生产出氢气。
目前存在的制氢工艺基本上都是利用电解水制氢,比较新颖的是利用风能发电或者是利用太阳能发电来电解水制氢。这个主要是由于风光发电行业存在的“弃风弃电”现象,通过电解水制氢就可以较好地缓解这一问题,但是利用电解水制氢还需要电解质等特殊材料,同时也受到风电和光热间歇性的问题,制氢效果并不能达到最好,而氨分解制氢技术,在理论上可以实现24小时制氢的效果,通过熔盐塔式技术,利用熔盐将太阳能储存起来,并储存在热盐罐中,同时热盐罐也是采用保温技术,将热盐罐中的熔盐温度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状态,不会存在较高的能量损失。白天熔盐吸收热量并进行工作,同时将过多的热熔盐储存在热盐罐中,等到夜间再进行放热。
利用可逆热化学反应如式(1):
(1)
通过热能与化学能转换进行储能,NH3系统储能具有密度高、可逆反应易控制且无副反应、技术成熟、应用可靠、储存与分离简单等优点,使其成为太阳能热力发电首选的热化学储能物质,国外已进行了利用氨分解反应作为太阳能储热发电的实验研究,其效率多在0.6以上,因此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太阳能氨分解制氢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氨分解制氢系统,包括太阳能吸热系统、熔盐式储热系统、氨反应发生系统和熔盐储存系统;所述太阳能吸热系统、熔盐式储热系统和氨反应发生系统依次通过热盐管道连接,氨反应发生系统、熔盐储存系统和太阳能吸热系统通过冷盐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氨反应发生系统包括氨分解反应器、氨储存罐、氢气储存罐和氮气储存罐,从热盐泵的出口汇成一管路后与氨分解反应器的内部通道的入口连接,氨分解反应器的外部通道通过气体管道分别与氨储存罐、氢气储存罐和氮气储存罐连接,氨分解反应器的内部通道的出口通过冷盐管道与熔盐储存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熔盐储存系统包括熔盐预热器、冷盐罐和冷盐泵,氨分解反应器的内部通道的出口通过冷盐管道与熔盐预热器连接,熔盐预热器与冷盐罐连接,然后冷盐罐与冷盐泵连接,冷盐泵通过冷盐管道与太阳能吸热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太阳能吸热系统包括定日镜场、吸热管和吸热塔,定日镜场将太阳能反射给吸热管,吸热管设于吸热塔上,冷盐泵通过冷盐管道与吸热管连接,吸热管通过热盐管道与熔盐式储热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熔盐式储热系统包括热盐罐和热盐泵,吸热管通过热盐管道与热盐罐连接,热盐罐与热盐泵连接,热盐泵的出口与氨分解反应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氨分解制氢系统,具体制氢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730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