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拆装式离合器皮带轮盖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75641.2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05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田村有二;飯塚康之;张传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仓离合机(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58 | 分类号: | F16D13/58;F16D13/76;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装 离合器 皮带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拆装式离合器皮带轮盖,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内自上而滑动卡合有内壳,所述内壳中部开设有孔体,所述内壳底端内壁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端固定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底端对应外壳内壁底部相嵌套,所述外壳内壁底部环绕成型有圆环状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壁底部嵌套有圆环状的密封圈。本实用新型有利于保证其缓冲性,且安装放置更为便捷,同时衔接性更高,相较于对比文件的单一整体通过弹簧缓冲,本装置采用两个结构滑动缓冲,使得缓冲形成更短,且不与外壁结构形成冲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拆装式离合器皮带轮盖。
背景技术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
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02073952U)及离合器皮带轮盖,此专利可以调整压盘的高度并使压盘和离合器摩擦片间具有缓冲的作用,从而减少离合器发生故障,延长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但是其采用弹簧容易出现共振问题,同时其采用螺栓的安装方式,导致衔接性较差。同时缓冲形成时,螺丝凸出不便于配合外部结果。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拆装式离合器皮带轮盖,有利于保证其缓冲性,且安装放置更为便捷,同时衔接性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拆装式离合器皮带轮盖,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拆装式离合器皮带轮盖,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内自上而滑动卡合有内壳,所述内壳中部开设有孔体,所述内壳底端内壁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端固定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底端对应外壳内壁底部相嵌套,所述外壳内壁底部环绕成型有圆环状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壁底部嵌套有圆环状的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圈位于内壳底端和限位环内壁之间,且密封圈上下两端分别对应内壳底端和限位环内壁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壳中部开设有孔体,所述孔体为圆形贯穿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外壁环绕均匀开设有凹陷状的缺口,所述缺口的数量为四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内壁等距一体成型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三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便拆装式离合器皮带轮盖,通过外壳、内壳、阻尼器、限位环和密封圈的设置,通过外壳和内壳之间滑动卡合,使得内壳对应限位环相卡合,且两者之间通过密封圈形成缓冲,同时阻尼器采用嵌套的方式形成固定,有利于保证其缓冲性,且安装放置更为便捷,同时衔接性更高,相较于对比文件的单一整体通过弹簧缓冲,本装置采用两个结构滑动缓冲,使得缓冲形成更短,且不与外壁结构形成冲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拆装式离合器皮带轮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拆装式离合器皮带轮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内壳;3、孔体;4、缺口;5、限位块;6、密封圈;7、限位环;8、阻尼器;9、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仓离合机(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小仓离合机(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756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