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辊卷圆机弹性内压钢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76687.6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6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盛中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4 | 分类号: | B21D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马雯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辊卷圆机 弹性 内压钢辊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辊卷圆机弹性内压钢辊结构,包括主动力总成,所述主动力总成上下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上辊,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有下辊,所述下辊与上辊长度相同,且下辊位于上辊的正下方,所述下辊与上辊相靠近的一侧挤压有工件,所述下辊一侧设置有压力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时将工件定位好放置于上辊和下辊之间,通过压力罐调整下辊内的压力,直到适应工件的厚度,然后通过主动力总成带动上辊和下辊相向转动,不断挤压工件,利用下辊的弹性变形和内部的压力作用下,逐渐将工件卷圆成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辊卷圆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辊卷圆机弹性内压钢辊结构。
背景技术
械制造行业对于薄板(板厚0.1mm-5mm)卷圆一般采用两辊卷圆机加工,此类机器目前一般配置上辊为钢制,下辊采用聚氨酯橡胶制作,利用下辊的弹性形变形加工零件。
此类设备由于受到聚氨酯材料强度极限限制,所以一般只能用于板料厚度6mm以下进行加工,以上缺点严重限制设备适用范围,严重影响工厂卷圆加工效率及质量,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两辊卷圆机弹性内压钢辊结构用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两辊卷圆机弹性内压钢辊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辊卷圆机弹性内压钢辊结构,包括主动力总成,所述主动力总成上下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上辊,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有下辊,所述下辊与上辊长度相同,且下辊位于上辊的正下方,所述下辊与上辊相靠近的一侧挤压有工件,所述下辊一侧设置有压力罐,所述压力罐通过导管与下辊内部连通,所述压力罐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下辊两侧均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下辊为弹簧钢压制成薄壁制作而成的空心圆柱。
优选的,所述上辊为45#钢材通过高频淬火,表面精磨并镀铬抛光制作而成的空心圆柱。
优选的,所述下辊直径大于上辊直径。
优选的,所述压力罐与下辊连通的导管从第二转轴远离主动力总成的一端延伸至下辊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工时将工件定位好放置于上辊和下辊之间,在卷圆过程中,启动压力罐通过导管向下辊内加压,直到适应工件的厚度,然后启动主动力总成,上辊和下辊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带动下相向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上辊和下辊不断挤压工件,利用下辊的弹性变形和内部的压力作用下,逐渐将板材卷圆成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时将工件定位好放置于上辊和下辊之间,通过压力罐调整下辊内的压力,直到适应工件的厚度,然后通过主动力总成带动上辊和下辊相向转动,不断挤压工件,利用下辊的弹性变形和内部的压力作用下,逐渐将工件卷圆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两辊卷圆机弹性内压钢辊结构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两辊卷圆机弹性内压钢辊结构上辊和下辊加工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动力总成;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下辊; 5、密封圈;6、工件;7、上辊;8、压力罐;9、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盛中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盛中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766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形机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住宅用早强混凝土生产用混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