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PET颗粒运输的集装箱内衬袋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79608.7 | 申请日: | 202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77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海利达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B65D9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戴武军 |
地址: | 2132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pet 颗粒 运输 集装箱 内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ET颗粒物料的运输包装材料,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PET颗粒运输的集装箱内衬袋。包括矩形箱体结构的袋体,所述袋体的前端设置有连通其内腔的进料管、排气管和卸料管;袋体的上端设置有吊位,所述吊位上安装有吊带,所述袋体的底部设置有垫布主体部,所述垫布主体部的前端连接有垫布延长部;所述袋体的后端设置有隔离垫;所述垫布主体部、垫布延长部和隔离垫均为PP编织布。该集装箱内衬袋在易磨损的底部和前后两端面均设置有耐磨损的垫布或者隔离垫,耐磨损能力大为增强;特别设计的吊位可以保护袋体不因受力过大而撕裂;气囊的设计可以在卸料的后期尽可能多地排出物料,减轻空袋体回收时的重量,减小吊位受力,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ET颗粒物料的运输包装材料,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PET颗粒运输的集装箱内衬袋。
背景技术
PET,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俗称涤纶树脂,是一种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性的聚合物颗粒,表面平滑而有光泽。无论陆路运输或者水路运输,常用集装箱作为运输包装,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雨水、灰尘等透过集装箱的缝隙污染内容物,同时也为了防止细小的PET颗粒透过集装箱的缝隙向外撒漏,对于粉末状或者颗粒状的承运物料,通常采用布袋、塑料袋或者编织袋作为集装箱的内衬袋,将开口的内衬袋放进集装箱中,再将粉料或者颗粒料装进内衬袋、扎紧袋口。塑料薄膜制成的内衬袋具有密封性能好、成本低、易回收的特点,但塑料薄膜内衬袋厚度较小,袋体材料强度偏低,袋体的底部以及前后两端与集装箱接触的部位很容易磨损或者撕裂,形成泄漏点,另外,因为袋体材料厚度小,即使是空的袋体,也很容易被固定袋体的吊带扯破。在卸料的时候,打开袋体上的卸料口,流动性较好的颗粒状PET物料就会自动从袋体内流淌出来,但大部分物料排出以后,袋体中仍然会残留少量的物料,此时需要通过提拉吊待的方法抬高残留有物料的袋体,将其中的残存物料倒出来,此时如果残留的物料较多,提拉吊袋的时候袋体的吊位受到较大的拉力,也容易将吊位撕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生产成本低、耐磨损、不容易撕裂的用于PET颗粒运输的集装箱内衬袋。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PET颗粒运输的集装箱内衬袋包括矩形箱体结构的袋体,所述袋体的前端设置有连通其内腔的进料管、排气管和卸料管;袋体的上端设置有吊位,所述吊位上安装有吊带,所述袋体的底部设置有垫布主体部,所述垫布主体部的前端连接有垫布延长部;所述袋体的后端设置有隔离垫;所述垫布主体部、垫布延长部和隔离垫均为PP编织布。
所述垫布主体部的长宽与袋体的底部相匹配并完全覆盖袋体的底部,所述垫布延长部的宽度与垫布主体部的宽度相等,垫布延长部的长度小于进料管的下端到袋体底部的距离。
所述吊位上连接有焊盘,所述焊盘是与袋体相同材质的圆盘状结构,焊盘的边缘通过塑料热熔工艺焊接在袋体上,在焊盘与袋体之间设置有吊带扣,所述吊带扣上连接有吊带,所述焊盘的中心设置有吊带孔,所述吊带贯穿安装在吊带孔中。
所述袋体底部的前端设置有气囊,两个所述气囊对称设置在袋体中轴线的两侧。
所述隔离垫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折边和下折边,所述上折边覆盖在袋体后端的上表面,所述下折边覆盖在袋体后端的下表面。
所述垫布延长部上设置有支撑杆套,所述支撑杆套水平设置,支撑杆套中安装有支撑杆。
所述气囊包括焊接在袋体内壁上的直角三角形的膜片和设置在袋体前端面上的气嘴,所述膜片的斜边焊接在袋体的底板上,膜片的两条直角边分别焊接在袋体的侧壁板和前端板上。
所述垫布主体部的后端设置有垫布固定条,所述垫布固定条上钉入固定铁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海利达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海利达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79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