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混凝土骨料加工用清洗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84069.6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8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李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3/10 | 分类号: | B08B3/10;B08B3/14;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王晓青 |
地址: | 225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骨料 工用 清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骨料加工用清洗机,包括有清洗盘,所述清洗盘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轴体上固定连接有四组环形阵列分布的旋转板,且所述旋转板通过导向机构滑动连接于清洗腔的腔体内底部,所述清洗盘的盘体上部分别安装有补水管和进料斗于清洗腔的腔室相连通,所述清洗腔内底部相邻进料斗的部位开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使用旋转板分割清洗腔的内部空间,旋转板通过由滑槽和导板构成的导向机构可稳定的转动于清洗腔内,使用旋转板推动着物料活动来于清洗腔的水液里进行清洗处理,逐步推动物料活动而清洗的方式可改善搅拌清洗时的受损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混凝土骨料清洗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再生混凝土骨料加工用清洗机。
背景技术
再生集料混凝土是指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加工、分级成再生集料,部分代替或全部代替天然集料配制而成的新混凝土,简称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一方面可以解决大量废弃混凝土处理困难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用建筑废物循环再生集料代替天然集料,可以减少建筑业对天然集料的消耗,从而缓解天然集料日趋匮乏的压力并降低大量开采砂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再生混凝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混凝土,是今后混凝土的一个发展方向。
再生混凝土加工中一般是对废旧混凝土进行物理破碎,破碎后进行清洗获得再生骨料,现有技术中的清洗一般是采用搅拌清洗的方式,再生骨料因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等破碎设备破碎时会有留下较多微裂纹,搅拌清洗产生的撞击会进一步扩大裂纹,导致骨料强度进一步降低,影响再生混凝土性能。为此,我们需要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骨料加工用清洗机构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骨料加工用清洗机,使用旋转板分割清洗腔的内部空间,旋转板通过由滑槽和导板构成的导向机构可稳定的转动于清洗腔内,使用旋转板推动着物料活动来于清洗腔的水液里进行清洗处理,逐步推动物料活动而清洗的方式可改善搅拌清洗时的受损问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混凝土骨料加工用清洗机,包括有清洗盘,所述清洗盘的盘体上安装有透明玻璃观察窗,所述清洗盘的盘体内部开设有清洗腔,所述清洗盘的盘体底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密封轴承贯穿清洗盘的盘体底部,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轴体上固定连接有四组环形阵列分布的旋转板,且所述旋转板通过导向机构滑动连接于清洗腔的腔体内底部,所述清洗盘的盘体上部分别安装有补水管和进料斗于清洗腔的腔室相连通,所述清洗腔内底部相邻进料斗的部位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清洗腔的端口处密封安装有电控插板阀,且所述清洗腔内底部靠近出料口的位置处接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清洗腔的端口内填充有海绵过滤板,且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端也安装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旋转板四组为矩形条板,且每组所述旋转板的板体一端均胶接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的条体四组为弧形凸起结构,且所述橡胶条的弧形凸起端贴合于清洗腔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旋转板的板体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槽体高度不大于旋转板的板体高度。
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有导板,所述导板设置为弧形板,所述导板的板体固定连接并垂直设置于清洗腔的内底部,所述导板绕设于旋转轴的外部,且所述导板的弧形开口端范围包含出料口的区域,所述旋转板的板体通过滑槽滑动卡接于导板上。
优选的,所述清洗盘的盘体顶部镶嵌连通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上部管体突出于清洗盘的盘体顶部端,且所述导料管的管体上部插设安装有进料斗。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出口端接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管体底部设有倾斜管道,所述倾斜管道的倾斜方向远离电机。
优选的,所述清洗盘的盘体底部固定连接有至少三组支撑杆,每组所述支撑杆的杆体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圆形的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未经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840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厨余垃圾油水渣分离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配电运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