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4G远传功能的智能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84471.4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1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卢江群;姚锦华;林杰;程春松;陈勇;童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电合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福州鼎新高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H04W4/3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黄宏彪 |
地址: | 350011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魁岐路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功 智能 除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除湿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4G远传功能的智能除湿装置,包括电源电路、制冷片控制电路、风扇控制电路、按键控制电路、主控电路、数码管驱动电路、4G电源模块、4G远传模块电路、电平转换电路、指示灯电路和SIM卡电路,主控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制冷片控制电路、风扇控制电路、按键控制电路、数码管驱动电路和电平转换电路电连接,电平转换电路与4G远传模块电路电连接,所述4G远传模块电路分别与4G电源模块、指示灯电路和SIM卡电路电连接,从而实现无线远传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除湿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4G远传功能的智能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智能除湿装置无法实时准确的采集到现场数据导致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维护、无法远程控制等问题,提出要能实时监控现场数据。现有较为成熟的技术是采用RS485通讯技术;然而现有采用RS485通讯技术的智能除湿装置需要与智能中继模块配合使用,两者需进行有线连接,且现场布线繁杂,容易出现接线错误导致无法通讯、排查通讯故障麻烦等问题,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4G远传功能的智能除湿装置,实现无线远传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4G远传功能的智能除湿装置,包括电源电路、制冷片控制电路、风扇控制电路、按键控制电路、主控电路、数码管驱动电路、4G电源模块、4G远传模块电路、电平转换电路、指示灯电路、温湿度传感器电路和SIM卡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制冷片控制电路、风扇控制电路、按键控制电路、数码管驱动电路、温湿度传感器电路和电平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电平转换电路与4G远传模块电路电连接,所述4G远传模块电路分别与4G电源模块、指示灯电路和SIM卡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4G远传模块电路包括电阻R6、芯片U1A和芯片U1B,所述芯片U1A和芯片U1B构成芯片U1,所述芯片U1为WH-GM5芯片,所述芯片U1A的第九引脚通过电阻R6与电平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芯片U1A的第二十九引脚、芯片U1A的第三十五引脚和芯片U1A的第三十六引脚均与电平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芯片U1A的第二十二引脚、芯片U1A的第二十三引脚、芯片U1A的第二十四引脚和芯片U1A的第二十五引脚均与SIM卡电路电连接,所述芯片U1A的第十一引脚和芯片U1A的第十四引脚均与指示灯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24、电阻R25、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14的另一端和4G远传模块电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15的一端和主控电路电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4G远传模块电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和电阻R1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16的另一端和4G远传模块电路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17的一端和主控电路电连接,所述电阻R24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25的一端和4G远传模块电路电连接,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与4G电源模块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电合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福州鼎新高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电合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福州鼎新高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844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