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光束蚀刻大幅面导电薄膜的激光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89500.6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34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赵裕兴;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德龙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62 | 分类号: | B23K26/362;B23K26/03;B23K26/06;B23K26/0622;B23K26/064;B23K26/082;B23K26/14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王玉国 |
地址: | 215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束 蚀刻 大幅面 导电 薄膜 激光 加工 装置 | ||
1.双光束蚀刻大幅面导电薄膜的激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并列平行设置的第一光束系统和第二光束系统,所述第一光束系统沿光路传输方向依次包含:第一激光器(10),产生激光脉冲;第一扩束镜(11),用于光束扩大和滤波;第一上反射镜(12),用于改变光束方向;第一下反射镜(13),用于改变光束方向;第一振镜扫描系统(14),用于控制光束偏转;第一聚焦场镜(15),用于光束聚焦;所述第一激光器(10)、第一扩束镜(11)和第一上反射镜(12)安装于X轴运动单元(31)上,所述第一下反射镜(13)、第一振镜扫描系统(14)和第一聚焦场镜(15)安装于Z轴运动单元(33)上,Z轴运动单元(33)连接于X轴运动单元(31)上;
所述第二光束系统沿光路传输方向依次包含:第二激光器(20),产生激光脉冲;第二扩束镜(21),用于光束扩大和滤波;第二上反射镜(22),用于改变光束方向;第二下反射镜(23),用于改变光束方向;第二振镜扫描系统(24),用于控制光束偏转;第二聚焦场镜(25),用于光束聚焦;所述第二激光器(20)、第二扩束镜(21)和第二上反射镜(22)安装于X轴运动单元(31)上,所述第二下反射镜(23)、第二振镜扫描系统(24)和第二聚焦场镜(25)安装于Z轴运动单元(33)上;
第一聚焦场镜(15)和第二聚焦场镜(25)正对于吸附平台(50)上的加工工件导电薄膜(40),吸附平台(50)置于Y轴运动单元(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束蚀刻大幅面导电薄膜的激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振镜扫描系统(14)一侧设有用于工件主对位观察的左视觉定位系统,第二振镜扫描系统(24)一侧设有用于工件副对位观察的右视觉定位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光束蚀刻大幅面导电薄膜的激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视觉定位系统安装于Z轴运动单元(33)上,位于第一振镜扫描系统(14)左侧,右视觉定位系统安装于Z轴运动单元(33)上,位于第二振镜扫描系统(24)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光束蚀刻大幅面导电薄膜的激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视觉定位系统和右视觉定位系统连接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第一激光器(10)、第二激光器(20)、第一振镜扫描系统(14)、第二振镜扫描系统(24)、X轴运动单元(31)、Z轴运动单元(33)以及Y轴运动单元(32)控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光束蚀刻大幅面导电薄膜的激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视觉定位系统和右视觉定位系统均包含CCD相机、影像镜头、照明点光源、UV紫外光源,影像镜头安装于Z轴运动单元(33)上,正对于吸附平台(50)上的加工工件导电薄膜(40),影像镜头上方安装CCD相机,侧方安装照明点光源,下方安装UV紫外光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束蚀刻大幅面导电薄膜的激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器(10)和第二激光器(20)均为1064nm纳秒红外光纤激光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束蚀刻大幅面导电薄膜的激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工工件导电薄膜(40)与第一聚焦场镜(15)和第二聚焦场镜(25)之间安装有用于收集加工过程中粉尘和废气的集尘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德龙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德龙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895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持装置、可拆卸插件及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隐藏式平地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