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去CO2 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89692.0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6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燕;甘子鹏;薛守业;梁冰妍;种碧莹;陈卓;康国慧;张婷;殊秋丽;李莉莎;刘桂民;吴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02 | 分类号: | C02F1/02;C02F1/20;B01D53/82;B01D53/62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王巧丽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base sub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去CO2水的制备装置,包括可控温封闭式加热电炉和储水发生器,可控温封闭式加热电炉上设置储水发生器,储水发生器的顶部插孔中设置有密封塞,密封塞中插有长颈CO2吸收器,长颈CO2吸收器的大肚中装有石棉和纳石灰,长颈CO2吸收器的下端插入储水发生器中且接近储水发生器的底部,储水发生器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水龙头。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水中CO2的去除,制备无CO2水,装置结构简单,方便观察水中CO2的去除情况,体积小、性能好、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CO2水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研究高精度和高要求的发展,很多仪器设备对实验用水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在很多生物化学实验中需要无CO2水参与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但缺少适用于实验室的无CO2水制备技术和制备仪器,给后续研究工作带来障碍;实验室通常要求实验仪器的精确度高,而成本低,操作方便,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适用于实验室的制备无CO2水的简单仪器,需求市场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CO2水的制备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去CO2水的制备装置,包括可控温封闭式加热电炉和储水发生器,所述储水发生器设置于可控温封闭式加热电炉上,储水发生器的顶部开有插孔,插孔中设置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中插有长颈CO2吸收器,所述长颈CO2吸收器的大肚中装有石棉和纳石灰,且长颈CO2吸收器的大肚位于密封塞上方,长颈CO2吸收器的下端插入储水发生器中且接近储水发生器的底部,所述储水发生器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水龙头。
优选地,所述可控温封闭式加热电炉上设有触摸式数显屏,所述触摸式数显屏上显示有加热温度值。
优选地,所述储水发生器的侧壁设有防烫把手。
优选地,所述储水发生器采用耐高温钢化玻璃制成。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去CO2水的制备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好、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占据空间小,可灵活移动,方便实验室使用。
(2)本实用新型在去除CO2的过程中,通过长颈CO2吸收器中的纳石灰的吸收作用实现来自水中和空气中排出的CO2的吸收,阻隔外界空气中CO2再次溶解到储水发生器中的水中;纳石灰同时也充当指示剂的作用,通过颜色变化指示水中CO2的去除情况,给高精尖的研究工作带来很大便利。
(3)储水发生器采用高透明高纯度钢化玻璃材质制成,既有储水的功能,又具有可视化效果,方便观察,也是去除CO2的主体发生器,不但方便制备无CO2水,也适合无CO2水的贮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去CO2水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控温封闭式加热电炉;2、储水发生器;3、插孔;4、密封塞;5、长颈CO2吸收器;6、出水龙头;7、石棉;8、纳石灰;9、触摸式数显屏;10、防烫把手;11、CO2气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89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