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坑中坑、坑中隧复杂交叉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94517.0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32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狄会杰;杨轶;孙晓刚;杨晨;刘明洪;曹伟;冯小涛;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112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坑中坑 坑中隧 复杂 交叉 施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坑中坑、坑中隧复杂交叉施工结构,地下车站主体由受第二下穿道影响的未施工段和不受第二下穿道影响的已施工段组成,第二下穿道由与地下车站主体交叉的明挖段、位于明挖段前端的大里程暗挖段、位于明挖段后端的小里程暗挖段组成,明挖段在延伸方向上呈矩形,明挖段除包括与地下车站主体叠合的平行四边形部分外,还包括前后两端的三角形区域,在已施工的地下车站主体底部和第一下穿道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号人字坡和二号人字坡,一号人字坡通过二号人字坡与地下已有的初始出渣通道相连作为第二下穿道的出渣通道。本实用新型能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坑中坑、坑中隧复杂交叉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国内,全面发展地下交通网络已成为现状大趋势,城区多发公路、轨道同时修建,对于无较大建构筑物影响的新区建设,修建轨道交通车站多采用明挖法,同时针对城市未来交通建设需要同步进行暗挖下穿道修建,形成“上明下暗”的“坑中坑、坑中隧”等大型复杂上下层交叉结构施工作业。目前国内外交叉结构均遵循“先下后上、流水作业”等理念施工,公轨共建的复杂交叉结构设计与施工相对比较传统,轨道与市政专业间以不同的出发点开展设计和施工,两专业间设计方案对接上存在不足,方案叠加存在投资浪费,施工时序上先后制约造成施工周期长,市政道路如按常规工筹需在轨道完成后再行施工,涉及轨道控保作业,安全隐患显著。
如图1所示的第二下穿道明挖段结构,其中明挖段4的长度为35m,结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该明挖段4长度过短,无法充分满足两端的大里程暗挖段5和小里程暗挖段6施工场地布置条件;二次衬砌多为钢筋混泥土结构,其整体结构平面多呈矩形,平行四边形无法施做完整的二次衬砌,很难满足上部地下车站主体(三层多跨)的受力要求;而且暗挖段较长严重拖延总体工期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坑中坑、坑中隧复杂交叉施工结构,该施工结构能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坑中坑、坑中隧复杂交叉施工结构,包括地下车站主体、与地下车站主体斜交或平行的第一下穿道、与地下车站主体和第一下穿道交叉且位于整体交叉结构最下方的第二下穿道,且第一下穿道的底部高于地下车站主体的底部,所述地下车站主体由受第二下穿道影响的未施工段和不受第二下穿道影响的已施工段组成,所述第二下穿道由与地下车站主体交叉的明挖段、位于明挖段前端的大里程暗挖段、位于明挖段后端的小里程暗挖段组成,所述明挖段在延伸方向上呈矩形,明挖段除包括与地下车站主体叠合的平行四边形部分外,还包括前后两端的三角形区域,在已施工的地下车站主体底部和第一下穿道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号人字坡和二号人字坡,所述一号人字坡连接明挖段和地下车站主体,所述二号人字坡连接地下车站主体和第一下穿道,所述一号人字坡通过二号人字坡与地下已有的初始出渣通道相连作为第二下穿道的出渣通道。
上述方案中:所述一号人字坡高差为13m,坡度≤13%,所述二号人字坡高差为6m,坡度≤10%。人字坡作为出渣通道,需要坡度较缓,方便运输车辆通行。
上述方案中:所述地下车站主体为三层多跨结构,所述第一下穿道为双层双跨结构,所述第二下穿道为双连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增加了明挖段的长度,为两端暗挖段施工提供了场地,缩短了暗挖段的长度,有利于节约项目投资并降低总体施工工期;2、明挖段的结构形状从平行四边形调整为矩形,明挖段能施做完整的二次衬砌,可满足上部地下车站主体的受力要求,奠定上层地下车站主体与下层暗挖段同步施工的基础,且完整的二次衬砌还可对明挖段基坑四侧提供稳定支撑,降低因暗挖段爆破对边坡稳定性产生的安全隐患;3、通过增设一号人字坡和二号人字坡将底部高度不同的第二下穿道、地下车站主体和第一下穿道连接起来,最后二号人字坡再与地下已有的初始出渣通道相连,为第二下穿道提供了完整的出渣通道,满足大量渣土运输条件,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945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管端部在线连续封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型双绞屏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