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ARM的身份认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99165.8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42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居锦武;吴云翔;高伟海;曹舜渊;郑丹丹;高凤;余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rm 身份 认证 系统 | ||
1.一种基于ARM的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电源模块、指纹模块、摄像头模块、红外人体检测模块、LCD模块、串口连接模块、WiFi模块和音频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指纹模块、摄像头模块、红外人体检测模块、LCD模块、串口连接模块、WiFi模块和音频模块均与主控模块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的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采用型号为A64的主控核心板U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RM的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二极管D9、抑制二极管D10、抑制二极管D15、按键S1–S2、接地电容C12-C13、接地电阻R21、发光二极管LED1、接地电容C26和型号为CR2032的电池芯片U10;
所述芯片U10的第1引脚和三极管Q2的第1引脚连接,其第2引脚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第2引脚和芯片U1的第156引脚连接,其第3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26和芯片U1的第157引脚连接;所述按键S1的一端接地,其另一端和抑制二极管D10的一端连接;所述抑制二极管D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9的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12、接地电容C13、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芯片U1的第1引脚和芯片U1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和接地电阻R21连接;所述按键S2的一端接地,其另一端分别与抑制二极管D15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16连接;所述抑制二极管D15的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RM的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模块包括抑制二极管ESD1-ESD2和接口型号为ZH1.25-6的端口J1;
所述端口J1的第1引脚和第3引脚均与芯片U1的第156引脚连接;所述端口J1的第2引脚和芯片U1的第49引脚连接;所述端口J1的第4引脚分别与抑制二极管ESD1的一端和芯片U1的第133引脚连接;所述端口J1的第5引脚分别与抑制二极管ESD2的一端和芯片U1的第132引脚连接;所述抑制二极管ESD1的另一端和抑制二极管ESD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端口J1的第6引脚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的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人体检测模块包括接地电容C18-C21、接地电阻R25、发光二极管LED2和型号为SR602的红外人体检测传感器U4-U5;
芯片U4的第1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4的第2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18、接地电容C19和芯片U1的第156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3引脚和芯片U1的第51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5的第1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5的第2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20、接地电容C21和芯片U1的第156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5的第3引脚和芯片U1的第52引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和芯片U1的第53引脚连接,其负极和接地电阻R2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的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模块包括接地电容C14-C15和型号为BL-R8188EU8的WiFi芯片U20;
所述芯片U20的GND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20的DC3.3引脚分别与接地电容C14、接地电容C15和芯片U1的第156引脚连接;所述芯片U20的UDM-引脚和UDP+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第23引脚和第24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轻化工大学,未经四川轻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991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绝缘横担
- 下一篇:一种具备空气净化装置的工程机械驾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