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输送器及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99938.2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40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优耐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1/20 | 分类号: | B04B1/20;B04B7/08;B04B7/00;B04B13/00;B04B15/00;F16N7/38;F16N19/00;F16N29/04;F16N3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输送 卸料 沉降 离心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输送器及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螺旋输送器包括:螺旋体、螺旋支撑轴、旋转支撑组件及注油装置;螺旋体包括空心轴,空心轴的端部设有第一通孔及轴承槽,轴承槽设在第一通孔的孔壁上;螺旋支撑轴穿设在第一通孔内,用以支撑螺旋体;旋转支撑组件包括轴承,轴承套设在螺旋支撑轴上并内置于轴承槽内;注油装置,设在空心轴的空心腔内,用以为轴承供应润滑油脂。本实用新型在螺旋输送器中设置注油装置,通过将注油装置设置在空心轴的空心腔内,按预定注油计划为轴承注油润滑,大大延长了停机维修的时间间隔,并可有效避免因设备停机注油所带来的生产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输送器及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
背景技术
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是一种高速旋转的分离设备,其核心部件由外转子(转鼓)和内转子(螺旋输送器)构成。外转子及内转子的支撑轴承是否能获得良好的润滑,关系到离心机是否能正常运行,因此,外转子及内转子的支撑轴承的润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现有技术中,外转子的支撑轴承的润滑方式灵活,可直接通过轴承座内存油或外循环注油加以解决,并可实现自动化注油。但内转子(螺旋输送器)的支撑轴承的注油比较困难,注油通道必需先通过外转子(转鼓)的支撑端盖,才能进入到螺旋输送器支撑轴承内。因此螺旋输送器的支撑轴承润滑的润滑只能在离心机停机的状态下进行,并且只能通过手动的方式注油,无法实现自动化注油。一方面,每次为了对螺旋输送器的支撑轴承注油而停机将影响离心机的连续运行,尤其对于一些必需连续使用离心机的生产工艺而言,将会带来管理和成本上的双重影响;另一方面,一旦未按要求定期注油,将造成轴承缺油损坏,进而造成离心机的机械故障。
因此,本技术领域需要一种配置简单、可根据需要注油并可有效避免因轴承缺油而损坏的螺旋输送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根据需要注油大大延长停机维护间隔的螺旋输送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输送器,包括:螺旋体、螺旋支撑轴、旋转支撑组件及注油装置;所述螺旋体,包括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端部设有第一通孔及轴承槽,所述轴承槽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上;所述螺旋支撑轴,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用以支撑所述螺旋体;所述旋转支撑组件,与所述螺旋支撑轴配套设置,所述旋转支撑组件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螺旋支撑轴上并内置于所述轴承槽内;所述注油装置,设在所述空心轴的空心腔内,用以为所述轴承供应润滑油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充分考虑了现有技术中螺旋输送器的轴承润滑需要停机后人工手动注油所存在的停机频率高、注油不及时轴承易损坏从而造成机械故障的问题,在螺旋输送器中设置注油装置,通过将注油装置设置在空心轴的空心腔内,按预定注油计划为轴承注油润滑,大大延长了停机维修的时间间隔,并可有效避免因设备停机注油所带来的生产损失,尤其是对于需要螺旋输送器连续工作的生产工艺而言,优势更为明显。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支撑组件还包括轴承端盖,所述轴承端盖与所述旋转支撑轴同轴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轴面向所述空心轴的空心腔的一端,所述轴承端盖上设有与所述轴承槽连通的注油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注油通道设在轴承端盖上,一方面,方便与注油装置连通,另一方面,与现有技术中注油通道需要先穿过转鼓的支撑端盖才能进入螺旋输送器的支撑轴承相比,螺旋输送器轴承端盖上的注油通道长度大大缩短,不仅便于加工,还可缩短注油通道,减少注油过程的压力损失。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油装置在所述空心轴的轴线方向上的中心线与所述空心轴的轴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优耐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优耐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999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贴身保暖背心的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