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往复柱塞式注聚泵液力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05257.2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8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张碧莹;李勇超;李志亮;冯菲娜;谭国政;侯磊;王小杰;唐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航天动力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F04B53/22;F04B53/16;E21B43/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721006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往复 柱塞 式注聚泵液力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往复柱塞式注聚泵液力端,包括液缸体,所述液缸体的上端安装有液缸盖,所述液缸体内安装有若干组阀组机构,所述阀组机构包括,竖直叠加的吸入阀和排出阀,所述液缸体的下端连接有汇管式吸入总管,所述吸入阀的吸入口均与吸入总管相连通,所述吸入总管通过连接法兰与液缸体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液缸体的一侧穿设有往复运动的柱塞,所述柱塞往复运动做功的一端位于吸入阀的吸入阀腔内,所述排出阀的排出阀腔均相互连通形成排出流道;所述排出流道呈大小孔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输送大流量注聚物时能有效降低剪切率,进而保证聚合物驱油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三次采油工艺注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往复柱塞式注聚泵液力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各大油田的不断发展扩大以及油藏的不断减少,二次采油工艺不能满足油田采油需求时,三次采油工艺越来越广泛的被采用,其中注聚工艺就是目前行之有效的驱油技术。注聚工艺的推行必然需要注聚设备——注聚泵,而注聚泵区别于其他往复泵的主要点就是液力端不同,注聚泵液力端不但要求流量、压力运行稳定,质量可靠,最重要的一点要求注聚泵液力端对介质聚合物的剪切率必须<3%;因聚合物溶液易受剪切而降解,导致粘度降低。
现有注聚泵的液力端通常采用立式结构,阀组件采用球阀结构,阀簧罩采用顶部多孔式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球阀自身的结构性能限制,无法实现大流量输送聚合物;阀罩由于采用多孔式结构过流,对聚合物的剪切率大幅度上升,导致粘度降低,大大地影响了聚合物的驱油效果;阀组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对阀座反复敲击使得阀座与液缸体装配处出现过盈配合的情况,阀座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更换时难度大,不易拆出,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液缸体锥面的损坏,甚至液缸体因此报废;液缸体前端开孔装有前压盖,液缸体加工形成了十字交叉孔,该结构在注聚泵工作过程中十字交叉孔处受到交变应力容易产生裂缸问题,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液缸体与吸入管为一体式结构,吸入孔由于结构、成本等因素无法实现大流量的输送,仅适合小流量聚合物的输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往复柱塞式注聚泵液力端。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往复柱塞式注聚泵液力端,包括液缸体,所述液缸体的上端安装有液缸盖,所述液缸体内安装有若干组阀组机构,所述阀组机构包括,竖直叠加的吸入阀和排出阀,所述液缸体的下端连接有汇管式的吸入总管,所述吸入阀的吸入口均与吸入总管相连通,所述吸入总管通过连接法兰与液缸体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液缸体的一侧穿设有往复运动的柱塞,所述柱塞往复运动做功的一端位于吸入阀的吸入阀腔内,所述排出阀的排出阀腔均相互连通形成排出流道;所述排出流道呈大小孔结构。
所述吸入阀和排出阀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阀座、阀芯,以及阀罩;所述阀罩内设置有阀芯导向孔,所述阀芯导向孔通过径向位于阀罩内的过流部与阀罩连为一体;所述阀芯的导向杆穿设于阀芯导向孔内,且间隙配合;所述阀芯通过套设于阀芯导向孔外侧的阀簧活动安装于阀座上。
所述阀芯导向孔与阀罩通过铸造一体成型。
所述液缸体内安装有3组阀组机构;三个并排设置的所述排出阀中过流部设置位置在阀罩内的竖直高度从左向右或者从右向左呈阶梯状依次递增,形成阀罩内上端大小孔结构的排出流道。
所述排出流道排出口的直径大于内侧一端的直径。
所述阀罩内过流部上的三个过流孔为弧形腰孔,并且弧形腰孔内的圆弧自然过渡。
所述吸入阀和排出阀均为上导向球形锥阀;所述阀芯底面为球面结构,所述阀芯下端与阀座相配合的密封面为球形锥面结构。
所述阀座与阀罩通过螺纹连接连为一体;所述吸入阀的阀座下端面与吸入总管上端的连接法兰上端面相抵触,且密封配合,所述吸入阀的阀罩上端面与排出阀的阀座下端面相抵触,且密封配合,所述排出阀的阀罩上端面与液缸盖的内侧相抵触,且密封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航天动力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宝鸡航天动力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05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