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被动电池热失控管理装置及新能源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1032.8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1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盛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A62C3/16;A62C31/00;A62C3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成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被动 电池 失控 管理 装置 新能源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被动电池热失控管理装置及新能源汽车,所述电池热失控管理装置包括用于承载人体和/或货物重量的承重件和内部填充有灭火剂的管体;所述管体固定于所述承重件下方且位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模块上方;所述管体的熔点在660‑700℃之间。所述新能源汽车包括了所述电池热失控管理装置。所述电池热失控管理装置能够在锂电池模块发生热失控前及时给锂电池模块降温,有效地阻止锂电池模块起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被动电池热失控管理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管理装置的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工业的发展,锂离子电池被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的电子设备,并逐渐的走向规模化、集成化,而频繁的新能源汽车的锂离子电池模块事故仍然制约着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是锂离子电池组,如果发生火灾爆炸,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比锂离子电池单体严重得多,主要归因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传播,会产生多米诺效应。当今社会,锂离子电池模块由于具有传输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低自放电率、无记忆效应等优良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生产中。然而,锂离子电池模块在发热超过660-700℃时,就容易引发热失控,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充电桩和汽车自燃。因此,电池的安全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并且已逐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被动电池热失控管理装置,其能够在锂电池模块发生热失控前及时给锂电池模块降温,有效地阻止锂电池模块起火。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上述电池热失控管理装置的新能源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一种新型被动电池热失控管理装置,包括用于承载人体和/或货物重量的承重件和内部填充有灭火剂的管体;所述管体固定于所述承重件下方且位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模块上方;所述管体的熔点在660-700℃之间。
优选地,所述承重件呈壳体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承重件的承重范围值在1000-2000kg之间。
优选地,所述承重件的材质为铁或不锈钢,所述管体的材质为铝。
优选地,所述承重件上还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加强筋相互隔开地设置在所述承重件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由若干个U形子管首尾相接而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承重件通过铆接或焊接或榫接或螺栓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管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上还设有惰性气体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的控制电路包括压力传感器、PLC控制器和指示灯;所述压力传感器、PLC控制器和指示灯依次电性相接。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上述新型被动电池热失控管理装置;所述新型被动电池热失控管理装置固定设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底盘下方。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被动电池热失控管理装置,由于设置了内部填充有灭火剂的管体,且管体的熔点在660-700℃之间,所以在锂电池模块在到达起火温度660-700℃之前,通过锂电池模块工作所散发出的热量把管体熔化掉,从而释放管体内部的灭火剂,使灭火剂流到锂电池模块的表面上,实现对锂电池模块进行降温的作用,避免了出现锂电池模块起火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盛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盛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1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景观用喷泉设备
- 下一篇:一种细雪花制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