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后助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2039.1 | 申请日: | 2021-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2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雅慧;朱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简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8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术后 行装 | ||
一种术后助行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在对患儿进行锻炼时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横板,横板前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螺纹杆,螺纹杆前端螺纹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横板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拉带,拉带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前后轴向的限位孔,支撑板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插入其对应侧限位孔内的限位杆,支撑板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块,支撑块前端设有固定带,拉带下端设有上下轴向且弧形的贴合板,贴合板前端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置脚板,置脚板上设有弧形的挡板,贴合板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束带,拉带上端设有环形带;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术后康复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术后助行装置。
背景技术
患儿在进行腹部手术后需要下地走动,来刺激肠胃的蠕动,进行排气,但是很多患儿手术后都不愿意下床走动,都是由家长架着胳膊来强行走动,但是在过程中,由于家长与患儿存在较大的身高差,通常需要家长弯着腰架着患者进行行走,患儿踩在家长的脚上,需要走动的时间较长,极大的增加了家长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患儿的恢复效率,而且不方便患儿的锻炼,在锻炼时,患儿的脚部容易从家长的脚部上掉落,增加了锻炼过程中产生的不必要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术后助行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在对患儿进行锻炼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方向的横板,横板前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螺纹杆,螺纹杆前端螺纹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横板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拉带,拉带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前后轴向的限位孔,支撑板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插入其对应侧限位孔内的限位杆,支撑板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块,支撑块前端设有固定带,拉带下端设有上下轴向且弧形的贴合板,贴合板前端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置脚板,置脚板上设有弧形的挡板,贴合板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束带,拉带上端设有环形带。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将软垫置于家长的肩部,贴合板与家长的小腿部贴合,使患儿站在置脚板上、背部与支撑板前端面贴合,使两条固定带相互缠绕,家长行走,即可带动患儿进行行走,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左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横板1,横板1前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螺纹杆2,螺纹杆2前端螺纹连接有左右方向的支撑板3,横板1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拉带4,拉带4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前后轴向的限位孔5,支撑板3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插入其对应侧限位孔5内的限位杆6,支撑板3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块7,支撑块7前端设有固定带8,拉带4下端设有上下轴向且弧形的贴合板9,贴合板9前端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置脚板10,置脚板10上设有弧形的挡板11,贴合板9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束带12,拉带4上端设有环形带13。
为了便于螺纹杆2的转动,所述的螺纹杆2上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转杆14,转杆14位于横板1和支撑板3之间。
为了便于置脚板10的上下移动,所述的贴合板9上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动槽,置脚板10后端设有插入滑动槽内且可在滑动槽内滑动的滑动块15。
为了对滑动块15的滑动进行限位,所述的两个贴合板9相背端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螺杆16,螺杆16与其对应侧的滑动块15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未经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20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