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墩施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2452.8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1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军;廖刘算;郑可卿;黄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2;E01D101/24;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吕露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墩 施工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桥墩施工设备,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桥墩施工设备包括盖梁成型模具、墩柱成型模具和升降机构。盖梁成型模具用于成型所述盖梁。墩柱成型模具的内部形成用于成型所述墩柱的型腔。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墩柱成型模具上,所述升降机构支撑于所述盖梁成型模具与所述墩柱成型模具之间,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盖梁成型模具沿上下方向移动。采用这种结构的桥墩施工设备对桥墩进行施工时一方面优化了施工流程,节省了施工时间,另一方面改善了升降机构安装于墩柱上的牢固性难以保证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桥墩施工设备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桥墩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我国桥梁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并由于用地的限制,特别是在道路线路与既有道路或河流交叉时,桥墩是桥梁工程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桥墩的施工方法通常采用现浇法进行施工,通过落地支架施工装置或抱箍施工装置进行施工,将浇筑桥墩的盖梁所需的底模板、分配梁和承重梁均设置于盖梁的下方。其中,采用落地支架施工进行施工的稳定性较好,但是需要搭设大量支架,从而导致占地空间较大,且无法满足新建桥梁有下穿道路的通车需求;采用抱箍施工方式占地空间小,能够满足新建桥梁有下穿道路的通车需求,但是这种方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盖梁的下方需预留施工时所需的结构高度,从而需要对盖梁下方的净空进行预留抬升,以保证下穿道路上车辆的通行,进而造成高架桥路线的纵面被无意义抬高,且提高了桥梁工程的造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桥墩施工设备,以改善现有的桥墩施工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桥墩施工设备,所述桥墩包括盖梁和墩柱,所述盖梁架设于所述墩柱上,所述桥墩施工设备包括盖梁成型模具、墩柱成型模具和升降机构;所述盖梁成型模具用于成型所述盖梁;所述墩柱成型模具的内部形成用于成型所述墩柱的型腔;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墩柱成型模具上,所述升降机构支撑于所述盖梁成型模具与所述墩柱成型模具之间,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盖梁成型模具沿上下方向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墩柱成型模具和盖梁成型模具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能够驱动盖梁成型模具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在对盖梁进行浇筑时能够抬升盖梁成型模具的高度,也就是说,在对盖梁进行施工时能够对盖梁成型模具进行抬升,从而为盖梁成型模具下方预留足够的净空,以保证道路上车辆的通行,且在盖梁成型后能够降低盖梁成型模具的高度,以使成型的盖梁与墩柱进行对接,进而避免了桥梁路线的纵面被无意义抬高,且缩短了墩柱的高度,以避免桥墩的工程造价过高。此外,墩柱成型模具内部形成有用于浇筑墩柱的型腔,通过将升降机构安装于墩柱成型模具上既能够缩短施工周期,还能够增加升降机构的牢靠性,以避免需要在墩柱成型后对墩柱成型模具进行拆除后再将升降机构紧固于墩柱上,从而采用这种结构的桥墩施工设备对桥墩进行施工时一方面优化了施工流程,节省了施工时间,另一方面改善了升降机构安装于墩柱上的牢固性难以保证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桥墩施工设备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桥墩施工设备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墩柱成型模具包括多个浇筑段;多个所述浇筑段沿所述上下方向从下至上依次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浇筑段共同界定出所述型腔,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浇筑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墩柱成型模具设置成多个浇筑段,且多个浇筑段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以实现多个浇筑段之间的快速拆装,便于在桥墩施工结束后对墩柱成型模具进行拆卸,且通过这种结构的墩柱成型模具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桥墩施工,提高了桥墩施工设备的多样性和使用柔性,从而有利于降低桥墩的施工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浇筑段具有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浇筑段的外周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2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摸屏一体化多功能电饭煲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数控淬火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