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律的十二平均律的七孔笛子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19844.7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61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艾鸿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鸿波 |
主分类号: | G10D7/02 | 分类号: | G10D7/02;G10D9/025 |
代理公司: | 西安万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64 | 代理人: | 伍时礼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十二平均 笛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律的十二平均律的七孔笛子,包括主体、连接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块、连接侧块和转动块,所述转动连接块与转动块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侧块位于转动块的右侧与转动块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抵触块、抵触块、弹簧和滑动块。该合律的十二平均律的七孔笛子,通过设置转动连接块和转动块,从而可以便捷连接与转动连接块和转动块连接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而可以便捷的连接和拆卸笛子,通过设置抵触块从而可以通过抵触块稳定弹簧,达到抵触滑动块的目的,从而可以便捷的控制装置的密封,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笛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笛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多两个。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对事物发展的便捷性和实用性的要求也更高,以前的七孔笛子不能拆分为两个部分,导致人们在使用时不能便捷携带的七孔笛子,故而提出了一种合律的十二平均律的七孔笛子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合律的十二平均律的七孔笛子,解决了不能便捷携带的七孔笛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合律的十二平均律的七孔笛子,包括主体、连接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块、连接侧块和转动块,所述转动连接块与转动块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侧块位于转动块的右侧与转动块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抵触块、抵触板、弹簧和滑动块,所述抵触板位于转动连接块的内部,所述抵触板位于抵触块的右侧,所述抵触块位于转动连接块的内部与转动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抵触板位于抵触块的右侧与抵触块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连接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滑动块活动连接,所述抵触板和滑动块之间活动连接有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主体为圆管状,且第一主体的正面开设有圆孔,第二主体的内径和外径与第一主体的内径和外径相等。
进一步,所述转动连接块为圆管状,且转动连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稳定圆板,且转动连接块的侧边开设有与转动块螺纹连接的螺纹刻度槽。
进一步,所述转动块为管状,且转动块的左侧外部开设有螺纹转槽。
进一步,所述连接侧块为圆板状,且连接侧块的侧边开设有进出孔,连接侧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插环。
进一步,所述抵触块由数量为两个的圆杆组成,且抵触块与抵触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进一步,所述滑动块为圆盘状,且滑动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块,转动连接块与滑动块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该合律的十二平均律的七孔笛子,通过设置转动连接块和转动块,从而可以便捷连接与转动连接块和转动块连接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从而可以便捷的连接和拆卸笛子,通过设置抵触块从而可以通过抵触块稳定弹簧,达到抵触滑动块的目的,从而可以便捷的控制装置的密封,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连接块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抵触块的侧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鸿波,未经艾鸿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19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加工夹具支架
- 下一篇:用于轨道交通的车辆标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