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曲面或异形面的指纹识别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23363.3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0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刘红超;张景佳;于尔;范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芬普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曲面 异形 指纹识别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曲面或异形面的指纹识别模组,安装于智能设备的中框处,包括曲面指纹识别封装结构、曲面指纹识别芯片、器件连接区、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曲面指纹识别封装结构包括感应部和电路基板;感应部采用双曲面结构且凸出于智能设备的中框,用于感应用户的手指指纹;电路基板位于感应部的下方且呈中空环形状,用于将感应部通过电路基板与柔性电路板的器件连接区连接进而将柔性电路板固定在智能设备中框上开设的安装槽内;曲面指纹识别芯片贴合在电路基板上且位于感应部的内侧,用于采集用户的手指指纹并进行特征提取和比对;柔性电路板通过连接器与智能设备的主板电性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曲面或异形面的指纹识别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指纹识别功能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例如用于解锁、支付等功能,而且使用非常频繁。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以及指纹识别模组成本的降低,指纹识别功能已经成为中高端手机的标配,甚至很多低端手机都配备有指纹识别功能。但是,传统的指纹指纹识别模组是平面结构的,用户在进行指纹识别时,无法与移动终端尤其是手机中框结构协调搭配,识别效率低下,手感不好且容易出现刮手,用户使用体验不完美。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便是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指纹识别装置进行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曲面或异形面的指纹识别模组,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终端中框处的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效率差、手感不好且容易出现刮手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曲面或异形面的指纹识别模组,安装于智能设备的中框处,包括曲面指纹识别封装结构、曲面指纹识别芯片、器件连接区、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其中:
所述曲面指纹识别封装结构包括感应部和电路基板;
所述感应部采用双曲面结构且凸出于所述智能设备的中框,用于感应用户的手指指纹;
所述电路基板位于所述感应部的下方且呈中空环形状,用于将所述感应部通过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器件连接区连接进而将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智能设备中框上开设的安装槽内;
所述曲面指纹识别芯片贴合在所述电路基板上且位于所述感应部的内部,用于采集用户的手指指纹并进行特征提取和比对;
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智能设备的主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部包括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其中:
所述第一曲面呈长圆形结构,且沿其宽度方向弯曲外凸;
所述第二曲面呈长圆环形结构,且平滑围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的四周边缘。
优选的,所述第一曲面的弯曲弧度大于所述第二曲面的弯曲弧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为3~6mm,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为0.1~0.4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曲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曲面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曲面的弧度与智能设备的中框侧边弧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为与所述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相配合的曲面结构,其弧度与所述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的弧形相一致。
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感应部外表面,且通过喷涂丝印或贴合方式覆盖在所述感应部上,用于保护所述感应部。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采用透明材料或部分透明材料或不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透明材料为蓝宝石或玻璃,所述不透明材料为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芬普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芬普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233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亮度强透穿车灯
- 下一篇:基于精简型客户端计算机主机箱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