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车微型储能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30840.9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00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松;白科;闫静;高汉宁;熊亚昆;陈富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2;H01M50/249;H01M50/2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上饶***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车 微型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车微型储能电池,包括箱体、用于方便对储能电池进行安装拆卸的夹持部件以及用于对箱体进行防护的保护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箱体内壁两侧的滑动槽、设于滑动槽内呈对称设置的两个滑动块、与滑动块一侧相连的第一铰接块、与第一铰接块相连的铰接杆、与铰接杆相连的第二铰接块、与第二铰接块相连的夹持板、与夹持板相连的橡胶垫以及与滑动块相连的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箱体、滑动槽、滑动块、第一铰接块,解决了现有的房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拆卸较为繁琐,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效率较为低下,且直接对电池固定,缺乏保护装置,房车在经过颠簸的路面时,容易对电池造成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车微型储能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喜欢开着车出去旅游,但是普通的车辆又太过单一,往往只能提供睡觉的地方,此时房车应运而生,兼具房与车两种功能,车上配备各种基础居家设施,这些设施都需要用到电,所以往往会在房车内装上储能电池,目前储能电池大都是直接固定进行安装,而电池在出现问题或者需要维护时,需要对其进行拆卸,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房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拆卸较为繁琐,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效率较为低下,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不便,难以满足多方位需求,且直接对电池固定,缺乏保护装置,房车在经过颠簸的路面时,容易对电池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车微型储能电池,具备安装拆卸较为便捷,可对电池进行缓冲保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房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拆卸较为繁琐,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效率较为低下,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不便,难以满足多方位需求,且直接对电池固定,缺乏保护装置,房车在经过颠簸的路面时,容易对电池造成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房车微型储能电池,包括箱体、用于方便对储能电池进行安装拆卸的夹持部件以及用于对箱体进行防护的保护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箱体内壁两侧的滑动槽、设于滑动槽内呈对称设置的两个滑动块、与滑动块一侧相连的第一铰接块、与第一铰接块相连的铰接杆、与铰接杆相连的第二铰接块、与第二铰接块相连的夹持板、与夹持板相连的橡胶垫以及与滑动块相连的第一弹簧,所述滑动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铰接杆分别与第一铰接块和第二铰接块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保护部件包括设于箱体内底壁的支撑块、开设于支撑块顶部的凹槽、设于凹槽内的导杆、与导杆一端相连的第二弹簧以及与导杆另一端相连的支撑板,所述导杆与凹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箱体两内侧壁分别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一侧与夹持板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导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箱体两侧分别开设有排线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一侧铰接有第一卡扣板,所述箱体一侧设有与第一卡扣板相配合的第二卡扣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箱体、滑动槽、滑动块、第一铰接块、铰接杆、第二铰接块、夹持板、橡胶垫和第一弹簧的配合使用,滑动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铰接杆分别与第一铰接块和第二铰接块铰接,利用第一弹簧形变产生的反作用力能够推动夹持板对储能电池进行稳定夹持固定,安装拆卸较为快捷,安装拆卸效率较高,同时也能起到保护储能电池的作用,可对房车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解决了现有的房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拆卸较为繁琐,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效率较为低下,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不便,难以满足多方位需求,且直接对电池固定,缺乏保护装置,房车在经过颠簸的路面时,容易对电池造成损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块、凹槽、导杆、第二弹簧和支撑板,能够从底部对储能电池能够缓冲,防止房车产生震动对储能电池造成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30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