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双光幕测速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32760.7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0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苏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云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3/68 | 分类号: | G01P3/68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雒盛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双光幕 测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光幕测速靶技术领域,具体为激光双光幕测速靶,包括两个光感系统框体,位于前侧所述光感系统框体的左侧内角固定设置有前光幕激光发射模块,位于后侧所述光感系统框体的右侧内角固定设置有后光幕激光发射模块,两个所述光感系统框体的外侧框壁固定设置有防弹钢板,位于前侧所述光感系统框体的右上侧内角相连侧壁均设置有前光敏接收模块,位于后侧所述光感系统框体的左上侧内角相连侧壁均设置有后光敏接收模块,所述前光幕激光发射模块与后光幕激光发射模块的最高测速为3000m/s,所述前光幕激光发射模块与后光幕激光发射模块的最小可探测目标尺寸为Φ5mm球状弹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幕测速靶技术领域,具体为激光双光幕测速靶。
背景技术
在爆炸场的测试过程中,针对破片的参数测量主要有破片的速度及飞散角等。在轻武器的设计、研制、改造、定型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相关的测试工作,而轻武器终点杀伤效应测试必须在已知弹丸射速的条件下测试才有意义。
现有的光幕测速靶测速精准度低,容易受到蚊虫、飞鸟等低速目标干扰,影响测速结果而且在强太阳光直射下不能正常进行测速工作,从而影响测试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激光双光幕测速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光幕测速靶测速精准度低,容易受到蚊虫、飞鸟等低速目标干扰,影响测速结果而且在强太阳光直射下不能正常进行测速工作,从而影响测试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激光双光幕测速靶,包括两个光感系统框体,位于前侧所述光感系统框体的左侧内角固定设置有前光幕激光发射模块,位于后侧所述光感系统框体的右侧内角固定设置有后光幕激光发射模块,两个所述光感系统框体的外侧框壁固定设置有防弹钢板,位于前侧所述光感系统框体的右上侧内角相连侧壁均设置有前光敏接收模块,位于后侧所述光感系统框体的左上侧内角相连侧壁均设置有后光敏接收模块。
优选的,所述前光幕激光发射模块与后光幕激光发射模块的最高测速为 3000m/s。
优选的,所述前光幕激光发射模块与后光幕激光发射模块的最小可探测目标尺寸为Φ5mm球状弹丸。
优选的,所述前光幕激光发射模块或后光幕激光发射模的幕面有效靶区为≥2000mm×2000mm。
优选的,所述前光敏接收模块与后光敏接收模块的抗太阳光直射强度为100000Lux。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前光幕激光发射模块与后光幕激光发射模块可以有效的测量目标的空间位置,同时能够滤除蚊虫、飞鸟等低速目标干扰,前光敏接收模块与后光敏接收模块在强太阳光直射光电转换阵列光敏面的条件下,仍可正常工作,抗爆炸火光干扰,户外使用光敏面无需额外遮光部件,非接触式光电自检测,可以进行多目标速度、位置数据处理与显示,多测速系统协同工作与远程控制,有效测量靶面无漏测,现场调试校准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裂图;
图3为图1的测速系统原理图;
图4为激光发射模块光幕示意图;
图5为光敏元器件安装图;
图6为前激光发射模块示意图;
图7为后激光发射模块示意图;
图8为弹片捕捉图;
图9为图8得坐标图;
图10为抗自然光芯片在系统中的原理图;
图11抗自然光芯片在系统中工作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云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云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32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布清洗槽
- 下一篇:制冷设备门体及制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