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袋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34463.6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8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董蓓;董丽平;徐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G7/05;A61M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李辉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收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袋收纳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方设有袋体,且安装板上对应所述袋体的开口处设有放置口,所述袋体为波纹结构,且袋体远离所述安装板的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底板相互靠近的一面分别设有相匹配的卡扣和卡槽;所述安装板的侧面铰接有连接柱,且所述连接柱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输液架的抱箍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引流袋收纳装置,具有安装方便,使用简单,且便于携带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引流袋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留置引流管或导尿管的患者而言,需要长期在体外携带有引流袋,用以于收集患者的尿液或体内的积液。
但是目前的引流袋没有特定的收纳装置,一般是随患者系套在病床上,或者依靠患者或护理人员的手持,使引流袋随着患者一起移动,十分繁琐,也增加了患者或护理人员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袋收纳装置,具有安装方便,使用简单,且便于携带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引流袋收纳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方设有袋体,且安装板上对应所述袋体的开口处设有放置口,所述袋体为波纹结构,且袋体远离所述安装板的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底板相互靠近的一面分别设有相匹配的卡扣和卡槽;所述安装板的侧面铰接有连接柱,且所述连接柱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输液架的抱箍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患者需要移动时,用户可以利用所述抱箍组件将本方案的收纳装置安装在输液架或者一些滑轮拐杖上,然后将展开所述袋体,将引流袋由所述放置口置入袋体内进行收纳,从而避免了传统手持引流袋或引流瓶所带来的繁琐问题;同时,本方案的收纳装置在未使用时,袋体下方的底板可以向上将波纹结构的袋体进行压缩,然后将所述底板和安装板通过卡扣和卡槽连接,并在连接后,将整个收纳装置转动折向输液架或者滑轮拐杖上,从而减少整个收纳装置所占用的体积,且便于收纳装置的保存和运输。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抱箍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弧形箍条和第二弧形箍条,所述第一弧形箍条的一端设有第一凹陷口,所述第二弧形箍条的一端设有第二凹陷口;所述第一凹陷口内铰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螺纹,且该转动杆上螺旋安装有调节帽。
即本方案的抱箍组件在使用时,用户可以将第一弧形箍条和第二弧形箍条箍在输液架的竖杆上,并转动所述转动杆,使得转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凹陷口,然后调节转动杆上的调节帽,收缩第一弧形箍条和第二弧形箍条箍围绕的面积,从而使得第一弧形箍条和第二弧形箍条紧紧的箍在输液架的竖杆上。这种方式,简易的实现了本方案的收纳装置和输液架的连接。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箍条和第二弧形箍条的凹陷面均设有橡胶垫。
本方案中,第一弧形箍条和第二弧形箍条的凹陷面均设有橡胶垫,从而便于增大第一弧形箍条和第二弧形箍条在与输液架连接后其内壁的摩擦力,从而保证本方案的收纳装置能够稳定的固定在输液架上。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远离袋体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病床床档的挂钩组件。
本方案中,安装板设有用于连接病床床档的挂钩组件,从而便于当患者躺在病床时,本方案的收纳装置也可以安装在病床上,从而方便对患者的引流袋或引流瓶进行收纳。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挂钩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放置口两侧的伸缩杆,且所述两个伸缩杆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均设有挂钩。
目前,病床两侧的床档一般在未展开时与床平面等高,因此,本方案中,用于连接床档的挂钩连接有一根伸缩杆,从而便于本方案的收纳装置在使用时,放置引流袋或引流瓶的袋体在水平高度上低于患者的身位,确保引流的正常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肿瘤医院,未经河南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34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