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耐张力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43980.X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8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马迁;曹佳;邓学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华能电力线路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2 | 分类号: | H02G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17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张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整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力耐张力线夹,包括固定架、夹线板和连接板,所述固定架左侧设置有夹线板,所述夹线板右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夹线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夹线架左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环,可以通过螺纹杆带动夹线板与固定架之间的距离调整,并且配合限位杆与滑板,可以增加夹线板与固定架距离调整时的稳定性,避免其出现偏移,可以方便对不同粗细的电线进行固定,同时还能多个电线同时进行夹取,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架和第二缓冲架,可以对电线进行夹取固定,并且配合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可以避免夹取的力量过大,而导致电线出现损伤,同时还能提升耐张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整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耐张力线夹。
背景技术
耐张线夹是指用于固定导线,以承受导线张力,并将导线挂至耐张串组或杆塔上的金具,耐张线夹按结构和安装条件的不同,大致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耐张线夹要承受导线或避雷线的全部拉力,线夹握力不小于被安装导线或避雷线额定抗拉力的90,但不作为导电体,这类线夹在导线安装后还可以拆下,另行使用,该类线夹有螺栓型耐张线夹和楔型耐张线夹等,第二类:耐张线夹除承受导线或避雷线的全部拉力外,又作为导电体,因此这类线夹一旦安装后,就不能再行拆卸,又称为死线夹,由于是导电体,线夹的安装必须遵守有关安装操作规程的规定认真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电力耐张力线夹的应用愈加广泛。
市面上大多的电力耐张力线夹,不能针对不同大小粗细的电线进行固定夹取,同时不能多个电线同时进行固定,需要一个一个进行固定,工序繁琐,工作效率较低,并且不能在夹取的同时,对电线进行保护,可能会出现因夹取力度过大而导致电线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耐张力线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耐张力线夹,包括固定架、夹线板和连接板,所述固定架左侧设置有夹线板,所述夹线板右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夹线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夹线架左端,所述夹线架设置在夹线槽内,所述夹线架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在夹线槽内上下两侧,所述夹线架右端内侧设置有第二缓冲架,所述第二缓冲架左侧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在夹线架右端上下两侧,所述第二缓冲架右端设置有第一缓冲架,所述第一缓冲架设置在夹线槽内,所述第一缓冲架右端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一缓冲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在夹线槽内上下两侧右端。
优选的,所述夹线槽开设有多个,所述夹线架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夹线架与夹线槽数量相同。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中部内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螺旋连接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夹线板中部内穿过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夹线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左端设置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环转动连接在夹线板左端侧壁内,所述转动杆右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右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线板右端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夹线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穿过固定架上下两端左侧,所述限位杆与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开设在固定架上下两端内,所述限位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限位杆、滑板、转动环和螺纹杆,通过设置转动环,可以通过螺纹杆带动夹线板与固定架之间的距离调整,并且配合限位杆与滑板,可以增加夹线板与固定架距离调整时的稳定性,避免其出现偏移,可以方便对不同粗细的电线进行固定,同时还能多个电线同时进行夹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华能电力线路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市华能电力线路器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439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