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自动排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44138.8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9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鲍岩岩;龚家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高创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1/00 | 分类号: | B65H61/00;B65H59/36;B65H54/28;B65H54/44;B65H6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鸿知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0 | 代理人: | 刘骐鸣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自动 排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排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纤自动排线装置,包括机架、机箱和PLC控制系统,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机箱,所述机架内部的左上角设置有放线组件,所述机架内部左侧设置有张力控制组件,所述张力控制组件下方的机架内部设置有计米组件,所述机架内部的右下侧设置有自动上排线组件、排线移动平台和收卷组件。本实用新型设计自动上排线组件,最大程度降低了因光纤抖动造成的节距不稳的现象,同时光纤挡板可随排线直径变化改变位置,始终起到作用,确保每层光纤排线的可靠性,精密的排线移动平台以及收卷组件确保了节距的稳定性,规避了因节距不稳定造成的压线现象,最大限度的确保了收排线效果,实现精密排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排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纤自动排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通讯技术越来越高,光纤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在通讯中运用广泛。
光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密排,由于光纤在收卷过程中亦发生抖动,传统的排线仅依靠排线导轮降低光纤抖动效果不好,同时排线组件精度不够,难以实现精密排线的要求,因此亟需一种光纤自动排线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自动排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排线仅依靠排线导轮降低光纤抖动效果不好,同时排线组件精度不够,难以实现精密排线的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自动排线装置,包括机架、机箱和PLC控制系统,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系统,所述机架内部的左上角设置有放线组件,所述机架内部左侧设置有张力控制组件,所述张力控制组件下方的机架内部设置有计米组件,所述机架内部的右下侧设置有自动上排线组件、排线移动平台和收卷组件;
所述自动上排线组件包括二维电动平台和光纤挡板,所述二维电动平台的正面设置有光纤挡板,所述二维电动平台通过连接架安装于排线移动平台上;
所述收卷组件包括收卷电机、第四轴承座、第二联轴器、收卷轴和收线盘,所述收卷电机安装于排线移动平台上,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四轴承座,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联轴器安装有收卷轴,所述收卷轴上设置有收线盘。
优选的,所述张力控制组件包括第二轴承座、连接轴、偏心轮、配重、位移传感器、摆杆和张力轮,所述第二轴承座安装于机架的内部,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内腔贯穿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偏心轮,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的底端设置用张力轮,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配重安装在机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放线组件包括放线电机、第一轴承座、第一联轴器、拨盘、放线轴、光纤盘和锁紧套,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机架的内腔,所述放线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安装有放线轴,所述放线轴上安装有拨盘,所述拨盘上套设置有光纤盘,所述拨盘上活动连接有锁紧套。
优选的,所述计米组件包括编码器、第三轴承座、记米轮轴、导向轮和计米论,所述第三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机架的内腔,所述编码器与计米论之间通过记米轮轴连接,所述导向轮活动安装在机架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导向轮设置有2组,2组所述导向轮的高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编码器、排线移动平台、位移传感器、放线电机分别和PLC控制系统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光纤自动排线装置设计自动上排线组件,最大程度降低了因光纤抖动造成的节距不稳的现象,同时光纤挡板可随排线直径变化改变位置,始终起到作用,确保每层光纤排线的可靠性,精密的排线移动平台以及收卷组件确保了节距的稳定性,规避了因节距不稳定造成的压线现象,最大限度的确保了收排线效果,实现精密排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高创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高创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44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