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形电池排间串联的成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44180.X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3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汪波;朱燕飞;刘存良;杨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模度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13 | 分类号: | H01M50/213;H01M50/244;H01M50/51;H01M50/516;H01M50/264;H01M5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形 电池 串联 成组 结构 | ||
1.一种圆柱形电池排间串联的成组结构,包括若干排矩阵排列的成排电池结构,所述成排电池结构包括若干同向设置的圆柱形电池(1),所述圆柱形电池(1)包括顶部极柱(2)、底部极柱(3)和侧面壳体(4),所述侧面壳体(4)上设有绝缘层(5),相邻排所述成排电池结构反向设置,相邻排所述成排电池结构的顶部极柱(2)和底部极柱(3)上分别压有一薄型的串联汇流排(6),所述串联汇流排(6)包括两组平行的长边(7),上部和下部相对的串联汇流排(6)错排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边(7)两端一体成型有翻折部(9),所述翻折部(9)分别压于相邻所述成排电池结构的两端,用于固定所述成排电池结构两端的间距;至少一组平行的翻折部(9)之间一体成型有短边(8),所述短边(8)和所述翻折部(9)压粘在相邻排所述圆柱形电池(1)的侧面壳体(4)上,用于固定相邻排成排电池结构间的间距;
所述长边(7)上排列设置有若干戴冠冷焊结构(10),所述戴冠冷焊结构(10)分别电连接于对应所述圆柱形电池(1)的所述顶部极柱(2)和底部极柱(3)上,形成相邻排所述圆柱形电池(1)的排间串联,以及同排所述圆柱形电池(1)的排内并联;
各排长边(7)上所有相对的所述戴冠冷焊结构(10)上设有加强梁(16);
一组顶部和底部对应的所述加强梁(16)之间设有至少三处紧固机构(17),通过锁紧所有所述紧固机构(17),形成顶部和底部所有所述顶部极柱(2)和底部极柱(3)间的快速可靠串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排间串联的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侧面壳体(4)间至少设有两处第一结构胶(18),形成绝缘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排间串联的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戴冠冷焊结构(10)包括通孔(11)、下翻边(13)、接电爪(12)、冷焊胶(14)和第二结构胶(15),所述通孔(11)中心点与所述圆柱形电池(1)的端盖中心点或泄压孔对应,所述通孔(11)下部设有所述下翻边(13),所述下翻边(13)下部环形排列有接电爪(12),所述接电爪(12)向外弯折,并与下方的所述顶部极柱(2)或底部极柱(3)间填充所述冷焊胶(14)形成电连接,所述下翻边(13)下部的内边缘与所述顶部极柱(2)或底部极柱(3)的环形交界处设有至少三处第二结构胶(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排间串联的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部(9)和所述短边(8)的交汇处(26)与对应所述侧面壳体(4)间通过绝缘片(19)粘结连接,所述绝缘片(19)为弹性泡棉或青稞纸或橡胶制品中的一种,所述绝缘片(19)两面设有背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排间串联的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16)为绝缘的抗折弯条形件,粘压于所有排间相邻所述戴冠冷焊结构(10)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排间串联的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17)环套在上下所述加强梁(16)上,所述紧固机构(17)包括环形的热缩膜或绝缘扎带或者绝缘紧固绳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排间串联的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底部的所有所述加强梁(16)下部通过第三结构胶(21)连接有一底面固定片(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排间串联的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所述圆柱形电池(1)的所述侧面壳体(4)间设有端面固定片(22),所述端面固定片(22)和所有对应的所述侧面壳体(4)间设有第四结构胶(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排间串联的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未设有串联汇流排(6)的所述顶部极柱(2)或底部极柱(3)上,分别设置了单独条状的对外顶部极柱汇流排(24)或对外底部极柱汇流排(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排间串联的成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外侧的圆柱形电池(1)的侧面壳体(4)上扎紧有透明打包带(28),所述透明打包带(28)与所述侧面壳体(4)之间设有第五结构胶(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模度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模度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441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装配吊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测绘用测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