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压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45471.0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40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少辉;成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丹龙胶粘制品(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2 | 分类号: | B29C6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协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3 | 代理人: | 蒋志栋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压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压合机构,包括架体和沿底座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架体上的第一压合组件和第二压合组件,所述第一压合组件和第二压合组件均由对应设置的两组压合单元构成,所述压合单元包括设置在架体上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气缸,位于支撑板下方、与气缸输出轴连接的承载板和连接在承载板上的热压件;所述第一压合组件的两组压合单元与底座输送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压合组件的两组压合单元与底座输送方向垂直。其可实现底座四周薄膜的机械压合,压合稳定性和效率高,且压合设备采用相同单元组成,设备生产、使用和维护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复合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压合机构。
背景技术
泡沫底座作为一种包装材料,应用在众多领域,其一般由PS(聚苯乙烯)、PE(聚乙烯)等发泡材料制作而成,由于泡沫底座的耐磨性较差,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覆膜处理。在覆膜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应的设备,底座与四周薄膜的压合现有一般采用人工压合,压合质量因人而异,质量稳定性较难控制,且人工压合效率低,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压合机构,其可实现底座四周薄膜的机械压合,压合稳定性和效率高,且压合设备采用相同单元组成,设备生产、使用和维护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压合机构,包括架体和沿底座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架体上的第一压合组件和第二压合组件,所述第一压合组件和第二压合组件均由对应设置的两组压合单元构成,所述压合单元包括设置在架体上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气缸,位于支撑板下方、与气缸输出轴连接的承载板和连接在承载板上的热压件;所述第一压合组件的两组压合单元与底座输送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压合组件的两组压合单元与底座输送方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热压件包括连接板、导杆、限位帽、弹性件和热压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承载板上,所述导杆可滑动穿设在连接板上,其一端与限位帽连接,另一端与热压板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在导杆上,位于连接板和热压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的,所述限位帽与导杆螺接。
优选的,所述热压板内设置有电热丝。
优选的,所述热压板上开设有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热压板靠近连接板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倒角。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架体上位于第一压合组件下方的导辊,所述导辊位于第一压合组件的两组压合单元之间。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合组件和第二压合组件中气缸驱动承载板向下移动,带动热压件下压至底座周边,从而实现底座四周薄膜与底座的快速压合,压合稳定性和效率高,且第一压合组件和第二压合组件均采用相同压合单元组成,机构生产、使用和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热压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立体视图;
其中,1为架体、2为第一压合组件、21为支撑板、22为气缸、23为承载板、24为热压件、241为连接板、242为导杆、243为限位帽、244为弹性件、245为热压板、246为电热丝、247为通气孔、25为辅助杆、3为第二压合组件、4为导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丹龙胶粘制品(常州)有限公司,未经史丹龙胶粘制品(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454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蒸汽发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