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下料的半闭式压力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45640.0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14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高绍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池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2 | 分类号: | B21D45/02;B21D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赵芳蕾 |
地址: | 250206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半闭式 压力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下料的半闭式压力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下料的半闭式压力机,包括平台,所述平台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收料仓,所述收料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底部的限位板。该自动下料的半闭式压力机,当整个装置对平台上的工件加工完毕后,可启动驱动电机,使螺纹杆转动,又通过设置有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使移动块可通过螺纹通孔与螺纹杆螺纹连接而向正面移动,进而带动推板向着正面移动,使平台上加工完成的工件被推板推着像正面移动,直到工件脱离平台落入收料仓,实现对工件的自动下料,避免了人工手动取料,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下料的半闭式压力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下料的半闭式压力机。
背景技术
压力机是一种结构精巧的通用性压力机,具有用途广泛,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压力机可广泛应用于切断、冲孔、落料、弯曲、铆合和成形等工艺,通过对金属坯件施加强大的压力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和断裂来加工成零件。
目前市面上的半闭式压力机对工件加工完成后,需要人工伸入平台将加工后的产品取出,在大量的重复性工作过程中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疲劳作业,从而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提供一种可代替人工下料的结构是十分具有实用价值的,故提出一种自动下料的半闭式压力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下料的半闭式压力机,具备自动下料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的半闭式压力机对工件加工完成后,需要人工伸入平台将加工后的产品取出,在大量的重复性工作过程中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疲劳作业,从而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下料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下料的半闭式压力机,包括平台,所述平台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收料仓,所述收料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底部的限位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金属仓,所述金属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收料仓内部的固定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平台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仓,所述调节仓内底壁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调节仓正面的内壁活动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调节仓左右两侧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螺纹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分别与两个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调节仓顶部的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推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平台的正面呈垂直状,所述收料仓的形状为一个内部镂空且顶部缺失的矩形,所述金属仓的形状为一个内部镂空且顶部缺失的圆柱体。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矩形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贯穿两个矩形限位孔,所述矩形限位孔与限位板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形状为一个倒T字形,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为圆弧状,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两个固定杆相适配的第一圆形通孔,所述收料仓的底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二圆形通孔,两个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分别插入两个第二圆形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正面开设有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
优选的,所述调节仓的顶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矩形通孔,两个所述移动杆分别贯穿两个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与移动杆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下料的半闭式压力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池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池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456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