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47928.1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0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麻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黑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2 | 分类号: | H02H7/12;H02H7/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 11744 | 代理人: | 段晓林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电源模块 短路 保护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变压器能量耦合电路分别与输入EMC和整流电路、变压器漏感能量吸收电路、辅助电源电路、PWM控制电路、短路保护电路、主路输出电路电性连接,PWM控制电路分别与输入EMC和整流电路、变压器漏感能量吸收电路、辅助电源电路、环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变压器能量耦合电路分别与输入EMC和整流电路和辅助电源电路连接,输入EMC和整流电路和辅助电源电路连接,短路保护电路分别与辅路输出电路、主路输出电路电性连接,主路输出电路与环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一般的多路输出电源模块中,电源模块有2路以上的输出电压,分为主路输出和辅路输出。在电源模块正常运行时,电源模块输出回路出现短路或过负载时,要求电源模块自动关闭输出电压,电源模块输出负载正常时可以自动恢复输出。当电源模块输出回路出现短路或过负载时,副边输出回路电流增大,通过变压器磁耦合,原边输入电流增大,电源模块控制芯片检测电路检测到原边电流增大(设计预定值),电源模块的控制芯片,将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处理,发给电源模块开关MOS管一个低电平信号,使电源模块处于关机状态,输出电压为0电压。电源模块输出短路或过负载是异常工况,会造成电源模块MOS 管、输出整流二极管损环,并可能导致用电装置损坏。造成电源模块输出短路或过负载原因,主要是用户接电源线或插装电源模块误操作造成的。如果不进行电源模块输出电压短路或过负载快速保护,会造成电源模块永久损坏。
传统型多路输出电源模块主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当电源模块主路输出回路出现短路或过负载时,副边主路输出回路电流增大,通过变压器磁耦合,原边输入电流增大,电源模块控制芯片检测电路检测到原边电流增大(设计预定值),电源模块的控制芯片,将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处理,发给电源模块开关MOS管一个低电平信号,使电源模块处于关机状态,电源模块输出电压为0电压。当电源模块主路输出短路结束,负载正常,电源模块自动回复工作。
传统型的辅路输出短路保护机理与主路输出短路保护类似,也通过变压器磁耦合、检测原边输入电流增大来实现,其组成为:1、通过变压器T100磁耦合将原边能量耦合到副边辅路电压输出电路;2、TL431 U103、稳压管Z110、电阻R150、电阻R245、电阻R139 和电容C132组成的控制电路,控制MOS管Q102的导通电压对辅路电压输出进行精准控制。
当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回路出现短路或过负载时,副边辅路输出回路电流增大,辅路输出回路出现短路时的冲击电流很大,辅路输出回路出现短路时的冲击电流流过MOS 管Q102,然后通过变压器T100耦合到原边,原边输入电流增大,电源模块控制芯片检测电路检测到原边电流增大(设计预定值),电源模块的控制芯片,将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处理,发给电源模块开关MOS管一个低电平信号,使电源模块处于关机状态,电源模块输出电压为0电压。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路输出回路短路结束,负载正常,电源模块自动回复工作。由于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回路出现短路或过负载时,辅路输出回路出现的冲击电流会对电源模块辅路输出回路的MOS管Q102造成冲击。如果当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回路频繁出现短路或过负载时,短路冲击电流就会造成MOS管Q102损坏,使电源模块无法正常工作。
传统型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实际使用中具有以下缺点:
1、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回频繁出现短路或过负载时,短路冲击电流容易造成辅路输出回路中的MOS管损坏。
2、保护电路速度慢,可能会造成后级设备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克服了电源模块传统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回路短路或过负载时,容易造成电路中MOS管损坏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黑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黑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479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