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管气管瘘可吸收封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48050.3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3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晔明;王俊;程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管 气管 吸收 封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食管气管瘘可吸收封堵器,包括由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支架,所述支架由圆盘、腰部、支脚部连接构成,所述封堵器还包括贯穿所述支架的中央通孔,所述支脚部的自由端设有沿轴向方向凹进的锥形扩口,所述支脚部被撑开后呈放射状向靠近圆盘的方向弯曲形成锚定部,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循环利用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作封堵器,提高了生物相容性,降低了患儿的排异反应,在180‑210天左右封堵器会完全降解被人体吸收,不会影响瘘口的自我修复,如果封堵器降解后瘘口仍未愈合,则因为有半年的休养时间,使得患儿的营养状况和体质都得以提高,为后续食管气管瘘修补手术创造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食管气管瘘可吸收封堵器。
背景技术
小儿气管食管瘘是由于先天性或者后天性原因,如先天性食管气管瘘、外伤(包括手术后)等引起的气管食管相通的一种疾病,常常带来严重的、难以治愈的肺部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等,严重者不能经口进食,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现有技术采用的都是利用支架型封堵装置治疗气管食管瘘,例如CN 105361912 A就公开了一种支架型气管食管瘘封堵装置,包括气管端与柱状中空结构,二者之间设有与瘘口尺寸相适应的连接腰部,该装置采用记忆合金丝制成,使封堵器存在记忆属性可以自展开。但是由于合金材料与患者之间的生物相容性低,容易出现排异反应。并且该装置目前多数用于成人患者,或用于恶性肿瘤导致的食管气管瘘或食管、气管狭窄的姑息性治疗。但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食管气管瘘患儿中的应用易产生不适,并可因支架对食管或气管的压迫产生继发性损害;另外小儿食管气管瘘多为良性病变,具有一定的自我愈合的可能性,使得该合金封堵器装置在小儿食管气管瘘患儿中无法使用,手术治疗仍是首选治疗方案。
为此设计一种可以应用在儿童及婴幼儿患者中的生物相容性好且不会影响瘘口自我愈合的食管气管瘘封堵器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应用在儿童患者中的生物相容性好且不会影响瘘口自我愈合的食管气管瘘封堵器,以降低患儿的排异反应,保证患儿瘘口的自我愈合不被干涉,同时为后续可能的修补手术提供条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食管气管瘘可吸收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支架,所述支架由圆盘、腰部、支脚部连接构成,所述封堵器还包括贯穿所述支架的中央通孔,所述支脚部的自由端设有沿轴向方向凹进的锥形扩口,所述支脚部被撑开后呈放射状向靠近圆盘的方向弯曲形成锚定部。
所述支脚部的高度尺寸与腰部的高度尺寸比例为1:1。
所述封堵器具有收缩和展开两种形态。
其中,收缩形态是指:支脚部被撑开前,所述封堵器呈条状的运输形态,使得封堵器可以利用输送装置送入患儿体内。
展开形态是指:所述封堵器置入食管气管瘘后,支脚部被撑开后形成锚定部的工作形态,保证封堵器在封堵瘘口时的稳定性。
所述封堵器由3D打印制成,圆盘、腰部、支脚部为一体结构,均由3D打印制成,并且为了置入体内,封堵器需要避免出现毛刺边等会损伤人体的部分,需要保证封堵器的光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可循环利用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作封堵器,提高了生物相容性,降低了患儿的排异反应,而且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进入人体后,由于其吸水后会稍微展开,保证了瘘口可以被封堵器完全封堵,关闭瘘口,在180-210天左右封堵器会完全降解被人体吸收,不会影响瘘口的自我修复,如果封堵器降解后瘘口仍未愈合,则因为有半年的休养时间,使得患儿的营养状况和体质都得以提高,为后续食管气管瘘修补手术创造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食管气管瘘可吸收封堵器(腰部直径:2mm)在收缩形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48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模块生产壳体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温度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