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降噪电子助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56652.3 | 申请日: | 2021-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74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兴伟;潘磊;刘德智;齐东法;李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0 | 分类号: | B60T1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杨闯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电子 助力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降噪电子助力器,包括安装座、助力元件和罩盖,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助力元件的凹槽,所述助力元件的一端安装在凹槽内,所述罩盖上开设有与助力元件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罩盖固定在安装座上,且助力元件穿过通孔,所述罩盖将凹槽的槽口密封,通过安装座上取消槽口的设计以及加装罩盖的设计,减小声音的传动空间,罩盖能够对助力元件进一步起到限位固定作用,从而避免助力器震动产生噪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降噪电子助力器。
背景技术
助力器是汽车中借助压缩空气、高压油等操控装置,以达到使用轻便的目的。大型车辆操作因人力有限,于是就有很多“助力”装置(学名叫“伺服机构”)。以助力式伺服制动系统为例,其特点是伺服系统的控制装置用制动踏板机构直接操纵,其输出力作用于液压主缸,与踏板力一起对主缸油液加压。
如图6所示,现有技术中助力器的安装座采用敞开式结构且安装座上开设有槽口,导致使用过程中的助力器推杆连接往复时,助力器的助力元件易产生震动以及容易产生噪音且易扩散出来,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助力器易产生噪声并扩散的问题,提供一种抗震降噪电子助力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震降噪电子助力器,包括安装座、助力元件和罩盖,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助力元件的凹槽,所述助力元件的一端安装在凹槽内,所述罩盖上开设有与助力元件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罩盖固定在安装座上,且助力元件穿过通孔,所述罩盖将凹槽的槽口密封,通过安装座上取消槽口的设计以及加装罩盖的设计,减小声音的传动空间,罩盖能够对助力元件进一步起到限位固定作用,从而避免助力器震动产生噪声。
为了解决助力器在车辆内安装的问题,进一步包括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围绕凹槽布置,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与固定杆相匹配的若干第一杆孔,所述罩盖上开设有与固定杆相匹配的若干第二杆孔,所述固定杆和第一杆孔一一对应布置,所述固定杆和第二杆孔一一对应布置,所述固定杆依次穿过其所对应的第一杆孔和第一杆孔,通过固定杆便于将助力器固定在车辆内。
为了解决助力元件震动的问题,进一步包括所述罩盖上设置有围绕助力元件的凸起,且所述凸起位于凹槽内,凸起能够进一步固定助力元件,减小其震动。
为了解决助力器产生噪声的问题,进一步包括所述助力元件和凸起均为PE泡沫材料,采用吸音材质能够吸收助力元件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震降噪电子助力器,通过安装座上取消槽口的设计以及加装罩盖的设计,减小声音的传动空间,罩盖能够对助力元件进一步起到限位固定作用,从而避免助力器震动产生噪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助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11、凹槽,12、第一杆孔,2、助力元件,3、罩盖,31、通孔,32、第二杆孔,33、凸起,4、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566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水芽菜机
- 下一篇: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功能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