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豆油的调和配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57385.1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16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国;李凤勤;王友全;赵见;仇恩新;李之建;李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劲龙粮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6 | 分类号: | B01F15/06;B01F15/04;B01F5/10;B01F7/16;B01F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宾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59 | 代理人: | 于鹏弟 |
地址: | 236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油 调和 配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豆油的调和配比装置,包括承载底座、调和罐罐盖和固定螺栓;承载底座:下侧设有三个支撑腿,所述承载底座的前侧设有PLC控制器,所述承载底座的内部上侧安装有调和罐,所述调和罐罐盖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调和罐的上侧,所述调和罐罐盖的上端前侧分别设有油液输入管一和油液输入管二,所述油液输入管一和油液输入管二上均设有流量计和电动阀门,所述调和罐罐盖的上侧设有油液搅拌单元,所述承载底座的右侧设有油液循环单元,能够有效控制不同大豆油原料添加量,确保配比量准确,具有搅拌、循环和加热功能,能够保证大豆油原料之间混合和受热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油调和配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豆油的调和配比装置。
背景技术
对大豆油进行调和配比时,通常会对大豆油原料进行加热处理,以便于使大豆油原料混合均匀,但是,现有的配比装置在对大豆油进行调和配比时,通常会采用直接加热的方式对大豆油原料进行加热,这样可能会导致大豆油原料受热不均匀从而使大豆油原料混合不均匀,此外,在对大豆油进行调和配比时,需要加入混合不同比例的大豆油原料,人工配制大豆油不能有效控制不同大豆油原料的配制量,可能影响大豆油成品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豆油的调和配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大豆油的调和配比装置,能够有效控制不同大豆油原料添加量,确保配比量准确,具有搅拌、循环和加热功能,能够保证大豆油原料之间混合和受热均匀,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豆油的调和配比装置,包括承载底座、调和罐罐盖和固定螺栓;
承载底座:下侧设有三个支撑腿,所述承载底座的前侧设有PLC控制器,所述承载底座的内部上侧安装有调和罐,所述调和罐罐盖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调和罐的上侧,所述调和罐罐盖的上端前侧分别设有油液输入管一和油液输入管二,所述油液输入管一和油液输入管二上均设有流量计和电动阀门,所述调和罐罐盖的上侧设有油液搅拌单元,所述承载底座的右侧设有油液循环单元,所述承载底座的内部下侧设有加热单元;
油液循环单元:包含有排液管、液压泵和抽液管,所述承载底座的右侧设有液压泵,所述调和罐的下侧和右侧分别设有抽液管和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另一端与液压泵的排液端固定连接,所述抽液管的另一端穿过承载底座与液压泵的抽液端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液压泵和电动阀门的输入端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流量计与PLC控制器双向电连接。
油液输入管一和油液输入管二方便输送不同的植物油原料,流量计和电动阀门方便控制不同大豆油原料添加量,确保配比量准确,油液循环单元方便将调和罐内底层大豆油原料排放至上层,确保大豆油原料之间充分接触混合,保证大豆油原料受热均匀,排液管和抽液管方便液压泵抽液端和排液端与调和罐的底端和上端相连通,液压泵方便抽取和排放调和罐内底层大豆油原料排放至上层。
进一步的,所述油液搅拌单元包含有搅拌叶片、固定架和变频电机,所述调和罐罐盖的上侧设有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变频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调和罐罐盖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至少设有三个搅拌叶片。油液搅拌单元搅拌大豆油原料,方便大豆油原料之间相互混合,保证大豆油原料受热均匀,变频电机确保变速搅拌大豆油原料,提高混合效率,固定架方便安装搅拌叶片,搅拌叶片方便搅拌大豆油原料。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单元包含有安装槽、电热丝和导热铜片,所述承载底座的内部下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电热丝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电热丝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安装槽的上侧与调和罐的底端之间设有导热铜片。加热单元加热大豆油原料温度,方便大豆油原料相互混合,安装槽方便安装电热丝,电热丝加热大豆油原料,导热铜片具有导热作用,方便电热丝与调和罐之间传递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劲龙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劲龙粮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57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腐蚀型智能交流低压配电柜
- 下一篇:一种在线监测水中三维荧光谱图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