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落架及固定翼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68172.9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22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斌;胡智峰;尘福艳;翟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煤航遥感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08 | 分类号: | B64C25/08;B64C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崔熠 |
地址: | 71019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落架 固定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落架及固定翼无人机,可拆卸设置于无人机以辅助无人机着陆,起落架包括第一起落架、第二起落架以及连接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第一锁紧机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可相对靠近或远离,并通过第一锁紧机构锁定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其能够降低固定翼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并且通过调整连接机构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相对位置,可以使起落架适应不同机翼宽度的固定翼无人机,以实现一个起落架满足多个固定翼无人机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起落架及固定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变得越来越普及。其中,固定翼无人机是指机翼外端后掠角可随速度自动或手动调整的机翼固定的一类无人机。因其优良的功能、模块化集成,现已广泛应用在测绘、地质、石油、农林等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远景。固定翼无人机的起降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滑行起降,另一种则可以垂直起降。
滑行起降的这类固定翼无人机可以不配备起落架进行降落,这类固定翼无人机在降落时,固定翼无人机保持作业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到达着陆点上空,并以盘旋的方式降低飞行高度,然后以平缓机腹着地的方式替代起落架装置进行降落着陆。这种着陆方式虽然可以降低固定翼无人机成本以及重量,但是这种着陆方式会增加固定翼无人机机体腹部材料的损耗。而且绝大多数数码相机镜头直接暴露在机腹位置,当固定翼无人机降落时,因GPS精度不够造成固定翼无人机降落时偏离起飞点,极易造成相机镜头与地面异物接触而损坏。
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在不配备起落架时,一种降落方式为自动伞降,即在降落过程中,当固定翼无人机到达预定回收区中心点上空时,其所配备的降落伞会按照预定程序或者在地面站的指挥下开伞,使固定翼无人机缓缓着陆,但是降落伞对固定翼无人机来说是一种载荷,且需要占据机身内有限的空间,由于固定翼无人机下降速度较快,在着陆瞬间,机体容易受到较强烈的冲击,造成损伤,同时自由伞降方式受风速风向影响较大。
目前市面上也存在为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配备有起落架,但是配备的这种起落架直接固定在固定翼无人机的机体腹部。当固定翼无人机的机翼宽度不同时,需要为每种固定翼无人机配备专门的起落架,这就导致固定翼无人机的制造成本过高,并且在户外需要使用多个类型固定翼无人机时,需要携带多个起落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落架及固定翼无人机,其能够降低固定翼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并且通过调整连接机构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相对位置,可以使起落架适应不同机翼宽度的固定翼无人机,以实现一个起落架满足多个固定翼无人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起落架,可拆卸设置于无人机以辅助无人机着陆,其包括第一起落架、第二起落架以及连接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第一锁紧机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可相对靠近或远离,并通过第一锁紧机构锁定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均包括托举机构、支撑机构、着陆机构以及固定带,支撑机构连接托举机构和着陆机构,固定带设置于托举机构上,用于与无人机固定。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设置于托举机构托举无人机一侧,第二固定带设置于远离托举机构托举无人机一侧。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带包括带体以及设置在带体上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固定带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煤航遥感信息有限公司,未经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煤航遥感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681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量方便排解的工业制冷设备
- 下一篇:一种采用地源热泵供热的新型电烤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