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红外线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71035.0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1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戴新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国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重庆市北碚区蔡***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红外线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红外线治疗仪,包括升降主杆,所述调节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轴,所述旋轴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治疗结构,所述旋轴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承杆,所述承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承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照射灯块,所述照射灯块的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一侧均活动安装有U型块,所述U型块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箱,所述伸缩箱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该家用红外线治疗仪,通过设置治疗结构,使用者只需要控制升降主杆控制开关,调节两边的照射灯块的照射角度,从而达到了对伤口进行全面照射治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家用红外线治疗仪。
背景技术
医院在对病患进行治疗的时候,除了对病症进行诊治,更重要的是对病患进行后续的护理,红外线治疗仪是一种医疗仪器,主要是用于手术后的伤口快速康复器使用,同样的,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轻微的损伤是非常普遍的,家用红外线治疗仪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般应对这些日常损伤的方式只能换药包扎使其自身愈合,但在这过程中容易因为不规范而造成伤口的感染,同时自身愈合的速度慢,耗时长,有时甚至会影响伤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红外线治疗仪是一种能提升细胞活性,加速新陈代谢的仪器,对治疗日常损伤非常有效,但现有红外线治疗仪存在难以调节照射角度,照射面不能全面覆盖伤处的问题,故而提出一种家用红外线治疗仪。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红外线治疗仪,具备方便调节照射部位等优点,解决了一般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覆盖伤口不全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红外线治疗仪,包括升降主杆,所述调节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轴,所述旋轴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治疗结构,所述治疗结构包括承杆、电动推杆、照射灯块、支撑杆、U型块、伸缩箱、复位弹簧、偏转杆和限位槽,所述旋轴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承杆,所述承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承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照射灯块,三个所述照射灯块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限位槽,两个相对应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两个相对应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一侧均活动安装有U型块,两个相对应所述U型块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箱,两个相对应所述伸缩箱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两个相对应所述复位弹簧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偏转杆。
进一步,所述升降主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升降杆,升降主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分别于电动升降杆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三个所述照射灯块处于同一横向水平线上,位于中间的照射灯块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位于左右两侧的照射灯块与中间的照射灯块相对的侧壁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
进一步,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与照射灯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偏转杆贯穿伸缩箱并延伸至伸缩箱的外部,且偏转杆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两个相对应所述限位槽处于同一横向水平线上,且两个相对应限位槽的间距不大于偏转杆长度的二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家用红外线治疗仪,通过设置治疗结构,使用者只需要打开升降主杆上电动推杆的控制开关,电动推杆伸长对照射灯块产生斜向下的推力,带动偏转杆绕着支撑杆并脱离伸缩箱的内部向斜下方运动,进而带动伸缩箱和U型块绕着向斜下方运动,同时对复位弹簧进行拉伸,调节了两边的照射灯块的照射角度,从而达到了对伤口进行全面照射治疗的目的。
2、该家用红外线治疗仪,通过设置升降主杆和旋轴,使用者需要使用该家用红外线治疗仪对伤处进行治疗时转动旋轴进行位置调节,使伤处正对着治疗结构的下方,然后打开升降主杆上的控制开关,对升降主杆的高度进行调节,使伤处能够处于治疗仪的红外线覆盖之下,从而达到对伤口进行治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国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国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10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