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聚氯化铝铁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75184.4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48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刚;闵建军;顾一飞;蔡建刚;顾玲玲;蒋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清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9/00 | 分类号: | B67D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马晓敏 |
地址: | 21314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氯化铝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聚氯化铝铁输送装置,包括储液罐以及分别与储液罐连通的进液机构、出液机构;所述出液机构包括活动设于地面上的安装平台以及驱动安装平台靠近或远离河道的驱动机构;所述安装平台上固定有出液管,并且出液管的出口端设有朝向河道内延伸的延伸管;所述出液管的进口端通过出液管路与出液管连通;所述出液管路上设有出液泵。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储液罐、出液机构和进液机构,通过进液机构将要运输的液体输送至储液罐中,在通过进液机构将储液罐中的液体通过出液管和延伸管运输至运输船上,设置了驱动机构以便于调节出液管距离运输船的距离,使得运输不再受水位高低的影响,不仅节约了劳动力,而且提高了灌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体聚氯化铝铁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行业,需要将生产完成的处理剂进行运输。目前,大多数通过水路运输。水路运输会存在水位高低的情况,当水位过低时,运输船无法靠近岸边,目前所解决的办法是取一根软管然后扔在水中,由在船上的工作人员将水管捞起后插入船上的进料口中进行灌料,当灌装完成后,船上的工作人员将软管扔在水里,再由岸上的工作人员将软管拉上岸,不仅费力,而且灌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工拉管费力、灌装效率低下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液体聚氯化铝铁输送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聚氯化铝铁输送装置,包括储液罐以及分别与储液罐连通的进液机构、出液机构;所述出液机构包括活动设于地面上的安装平台以及驱动安装平台靠近或远离河道的驱动机构;所述安装平台上固定有出液管,并且出液管的出口端设有朝向河道内延伸的硬质的延伸管;所述出液管的进口端通过出液管路与出液管连通;所述出液管路上设有出液泵。
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用于调节延伸管高度的调节机构;所述出液管上有一段为波纹管;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和升降气缸;所述固定板固定于出液管的上部;所述升降气缸固定于安装平台上,并沿出液管的周向均布有多个;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平台上沿出液管的周向均布有多个导向柱;所述固定板与导向柱滑动连接。
所述进液机构包括进液管和设于进液管上的进液泵。
所述安装平台通过两条垂直于河道的滑轨滑动安装在地面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安装平台底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滑轨的一侧壁上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条。
所述延伸管的出口处连接有朝向水面设置的波纹管。
所述出液管路的出口段设置成波纹管。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储液罐、出液机构和进液机构,通过进液机构将要运输的液体输送至储液罐中,在通过进液机构将储液罐中的液体通过出液管和延伸管运输至运输船上,设置了驱动机构以便于调节出液管距离运输船的距离,使得运输不再受水位高低的影响,不仅节约了劳动力,而且提高了灌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调节机构,能够调节延伸管的高度,更加方便灌装。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导向柱,以保证固定板运动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液泵进料,无需用卡车将物料进行运输至河道边,节约了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平台通过两条滑轨安装在地面上,保证了安装平台运动的稳定性,并且驱动机构采用驱动电机配合齿条进行驱动,结构较为简单,驱动效果好。
(6)本实用新型的延伸管的出口处连接有朝向水面设置的波纹管,便于人工将延伸管的出口对准运输船上的灌装口,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清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清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51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场地高程测量中的全站仪
- 下一篇:一种车载耐高温高性能LCD模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