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出钢口挡渣塞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76213.9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2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马进国;韩东亚;韩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胡万臣 |
地址: | 830022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出钢口挡渣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出钢口挡渣塞,包括挡渣塞本体,挡渣塞本体的尾部设置着一个与挡渣塞专用杆相配合的孔洞,该孔洞的中心线与挡渣塞本体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50°—60°。本实用新型孔洞角度与现场工作人员手持的挡渣塞专用杆的工作角度相匹配,能够方便地安装更换挡渣塞,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能实现快速高效安装,节约了挡渣塞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出钢口挡渣塞。
技术背景
转炉正常作业流程为:溅渣-倒渣(部分倒渣)-加废钢(春冬季节加入废钢需要折废钢作业保证加入转炉内的废钢通过折废钢实现废钢表面潮湿的水分被蒸发)-兑铁水-冶炼-测温取样-出钢。整个流程循环反复进行。加挡渣塞作业是在兑铁水完毕后炉子摇至0位(炉体垂直于水平面)后,操作工进行操作。也有在出钢完毕后炉子摇至0位的规程中,停在(-40°,-30°)将挡渣锥或者挡渣球捅掉后再直接加挡渣塞。但在中国北方尤其是春冬季节废钢表面有潮湿现象须要进行折废钢作业(所谓折废钢作业即废钢加入炉子内,通过摇转炉的倾动角度把炉内的废钢通过摊开,实现炉内废钢在炉内高温环境把废钢表面潮湿的水汽蒸发,需要摇炉作业。我厂的是把炉子从0°摇至炉前85°,再从85°摇至-45°,再从-45°摇至0°)。在折废钢作业时若选择在出钢完毕后加挡渣塞,容易出现挡渣塞掉落(转炉炉体在往-45°摇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导致挡渣塞掉落);再者在出钢结束加挡渣塞容易延长一炉钢的生产周期,转炉出钢完毕等挡渣球或者挡渣锥捅完毕后再进行加挡渣塞作业需要延时25秒-35秒,对生产节奏有影响。故从控制成本和缩短生产周期考虑,加挡渣塞作业的时机通常选择在兑铁水完毕后炉子摇至0位(炉体垂直于水平面)后快速进行加挡渣塞,不影响生产周期也不影响挡渣塞浪费成本。存在的问题:目前加挡渣塞使用挡渣塞专用杆(直杆)将档渣塞装在杆头部,通过人工将杆推送至出钢口部位,用杆子顶紧挡渣塞后将杆子抽回。由于挡渣塞尾部设计的孔洞角度与专用杆结合不紧密,再从炉后窗口推送过程中容易掉至转炉炉坑造成浪费,还需重新作业,增加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出钢口挡渣塞,能实现快速高效安装,节约挡渣塞成本,还能降低职工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出钢口挡渣塞,包括挡渣塞本体,挡渣塞本体的尾部设置着一个与挡渣塞专用杆相配合的孔洞,其该孔洞的中心线与挡渣塞本体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50°—60°。
在现有的档渣塞基础上(在体积和密度不变的前提下),只把档渣塞尾部的孔洞的设计角度与挡渣塞专用杆推送角度调整为一致,在推送过程挡渣塞个体的方向不变即可。挡渣塞推送出钢口命中率100%,操作快速简单,无增加职工劳动强度,现场使用认可度较高,同时为转炉稳定生产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改进的出钢口挡渣塞,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在转炉6出钢口1处的挡渣塞本体7,挡渣塞本体7的尾部设置着一个与挡渣塞专用杆相配合的孔洞2,其该孔洞2的中心线与挡渣塞本体7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50°—60°。
使用时,现场工作人员站在防护墙3后方的平台上,手持专用杆5穿过防护墙3上的窗口4将专用杆5的自由端插入所述的孔洞2内,由于孔洞2的角度与专用杆5的角度相匹配,所以可以快速高效地取放挡渣塞本体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62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消毒柜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学校卫生医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