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79549.0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6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建云 |
主分类号: | A47C17/86 | 分类号: | A47C17/86;A47C19/12;A47C17/16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沙发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包括折叠靠背、滑动垫板和两侧的床架,床架包括第一横架、第二横架和立柱,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均与立柱垂直连接,滑动垫板与两侧的第一横架形成滑动连接,滑动垫板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横架平行,折叠靠背与滑动垫板可转动连接,两侧立柱之间通过固定横梁连接,固定横梁用于对折叠靠背进行转动限位,立柱上设有固定块,在折叠靠背与固定块之间架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平行于第一横架,并分别与折叠靠背和固定块形成转动连接,第二横架上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头与连接杆铰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电动控制来实现沙发状态和床状态的切换,使切换过程更高效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
背景技术
随着大城市常住人员的增加,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均居住空间越来越小,居住空间的有限性更加明显,因此,多数家庭都会购置沙发床,在平时当沙发用,有宾客夜宿时,转换成床,这样不仅节省开支,还减少空间占用,增加空间利用率,而现在市场上有各种沙发床,沙发与床之间的转换方式也多种多样。
折叠沙发床可以在沙发状态和床的状态上切换,因此占用空间小,广受消费者欢迎。但是,目前的折叠沙发一般都是手动去切换折叠沙发处于沙发状态或床状态,这样,在使用时,耗费较大力气,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性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其应用时,可以通过电动控制来实现沙发状态和床状态的切换,使切换过程更高效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折叠式沙发床,包括折叠靠背、滑动垫板和两侧的床架,所述床架包括第一横架、第二横架和立柱,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均与立柱垂直连接,所述滑动垫板与两侧的第一横架形成滑动连接,滑动垫板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横架平行,所述折叠靠背与滑动垫板可转动连接,两侧立柱之间通过固定横梁连接,所述固定横梁用于对折叠靠背进行转动限位,所述立柱上设有固定块,在折叠靠背与固定块之间架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平行于第一横架,并分别与折叠靠背和固定块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架上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头与连接杆铰接,用于驱动连接杆来与第一横架形成0-90度夹角转动。
基于上述技术内容,通过电动控制电动推杆,使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头推拉连接杆,由于连接杆分别与折叠靠背和固定块形成转动连接,折叠靠背与滑动垫板可转动连接,滑动垫板与两侧的第一横架形成滑动连接,因此,电动推杆可通过推拉连接杆来作用于折叠靠背,使折叠靠背与滑动垫板之间形成0-90度夹角的转动折叠,当需要调整到沙发的状态时,可通过电动推杆推动连接杆,使折叠靠背与滑动垫板与垂直,滑动垫板上就可以坐人,折叠靠背即做靠背使用,当需要调整到床的状态时,可通过电动推杆拉动连接杆,使折叠靠背与滑动垫板平齐,在折叠靠背和滑动垫板上就可以躺人。该沙发床可以通过电动控制来实现沙发状态和床状态的切换,使切换过程更高效方便。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折叠靠背和固定块通销轴连接。其应用时,通过连接杆与折叠靠背和固定块的销轴连接,便于连接杆与折叠靠背和固定块形成高效稳定的转动,提高折叠靠背折叠过程的顺畅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折叠靠背的侧面设有若干用于插入销轴的销孔。其应用时,通过在折叠靠背的侧面设置多个销孔,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销轴的安装,以便找到更合适的安装部位。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两个相互正对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上均设有通孔,两侧通孔之间穿插有转轴,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头套设在转轴上。其应用时,通过设置固定板、通孔及转轴,来使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头套设在转轴上,形成铰接,便于电动推杆活动端头与连接杆之间形成高效稳定的转动,提高折叠靠背折叠过程的顺畅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折叠靠背与滑动垫板之间通过合页连接。其应用时,通过合页连接折叠靠背与滑动垫板,便于折叠靠背与滑动垫板之间高效稳定的转动,提高折叠靠背折叠过程的顺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建云,未经宋建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9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微生物的废气净化循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种植的智能低损耗温室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