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金刚石车针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79817.9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6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斛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3/02 | 分类号: | A61C3/02;A61C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纳益维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73 | 代理人: | 陈菊珍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金刚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途金刚石车针,用于临床备牙,包括柄端及工作端,所述工作端电镀有金刚石颗粒,所述柄端用于连接牙科手机。由所述工作端往所述柄端方向,所述工作端依次包括第一工作部、第一衔接部、第二工作部及第二衔接部,所述第一工作部呈球冠状,所述第二工作部呈腰鼓状,其腰鼓底径大于所述第一工作部的球径;所述第一衔接部衔接所述第一工作部与所述第二工作部,所述第二衔接部衔接所述第二工作部与所述柄端。本实用新型一个车针实现了传统3种车针的使用功能,减少了更换车针次数,减少了临床医院或者门诊采购车针的品种,降低了终端器械的消毒数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金刚石车针。
背景技术
金刚石车针是一种重要的齿科器材,临床上使用金刚石车针主要用来实现牙体预备,舌侧,肩台和后牙面等功能的预备。临床使用的车针,其外形结构多种多样,每个牙医或者技师根据自己的操作习惯和使用方法使用不同规格形状的车针进行牙体预备或者打磨加工,最终实现牙体预备和义齿打磨加工,而牙体预备过程如何精确控制牙体的尺寸至关重要。
目前,在牙体预备或者打磨加工过程中,需用到的车针有舌窝预备车针(如图1所示的火焰型),肩台预备车针(如图2所示的柱型)及面预备车针(如图3所示的菱型)。其弊端在于:
1、临床医院或者门诊采购车针的品种繁多;
2、消毒及保管数量多,费时费力;
3、使用过程需频繁更换车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金刚石车针,能实现临床面、肩台和舌窝备牙使用,实现一械多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途金刚石车针,用于临床备牙,包括柄端及工作端,所述工作端电镀有金刚石颗粒,所述柄端用于连接牙科手机,由所述工作端往所述柄端方向,所述工作端依次包括第一工作部、第一衔接部、第二工作部及第二衔接部,所述第一工作部呈球冠状,所述第二工作部呈腰鼓状,所述腰鼓的最小径大于所述第一工作部的球径;所述第一衔接部衔接所述第一工作部与所述第二工作部,所述第二衔接部衔接所述第二工作部与所述柄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作部的球半径为0.3-0.5mm,所述第一工作部的总长度为0.8-1倍的球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工作部的腰鼓顶部至所述第一工作部的顶部的距离为2.7-2.9mm,所述第二工作部的腰鼓底部至所述第一工作部的顶部距离为4.4-4.7mm,所述第二工作部的腰线半径为4-4.5mm,所述第二工作部的腰鼓底径为2.4-2.6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衔接部的腰线呈内凹的劣弧状,其半径为7-8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衔接部的腰线呈内凹的劣弧状,其半径为8-9mm。
进一步地,所述柄端在其与所述第二衔接部的衔接位置加工出分界线。
进一步地,所述金刚石颗粒的粒度为500目-70目。
进一步地,所述柄端上加工有色环槽,所述色环槽中设有用于指示粒度的色环。
进一步地,金刚石车针的总长度为20-23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械多用,其第一工作部呈球冠状,其可以实现了舌侧与肩台侧的预备功能复用,第二工作部呈腰鼓状,其可以实现面预备功能,这样,一个车针实现了传统3种车针的使用功能,减少更换车针次数,可以减少临床医院或者门诊采购车针的品种,降低终端器械的消毒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舌窝预备车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斛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斛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98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