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需游离型卡锁钛夹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79824.9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6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叶道明;张小荣;褚楚;李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森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姜晓钰 |
地址: | 2115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需 游离 型卡锁钛夹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需游离型卡锁钛夹。其包括上夹臂和下夹臂,所述上夹臂和下夹臂通过弯折部连接形成V型结构;所述上夹臂和下夹臂的相对侧分别形成夹闭面,所述上夹臂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端内侧设置有V型尖锥,所述V型尖锥的尖端朝向所述下夹臂,所述V型尖锥的开口端翻折形成锁槽,所述下夹臂上开设有供所述尖锥穿入的卡孔,所述卡孔上侧部设置有与所述锁槽配合锁死的锁头。该钛夹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考虑分支血管的问题,尖锥可直接插入组织或相邻血管,从而节约游离血管的时间,且能自锁并闭合多根血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夹。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中,钛夹是一种供施行腔镜手术时作夹固腔内组织,主要用于血管结扎的耗材。它由纯钛丝或钛合金丝压制而成,外形呈V字形。在手术过程中,需先游离出较清晰的血管,再用施夹钳夹持钛夹对其进行闭合,最后对血管进行离断。
上述方式已在现有临床手术中广泛使用,但是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具体在于:
(1)在夹闭含有分支血管的位置时,需要花大量时间游离出不同血管。
(2)在使用传统钛夹进行夹闭时,相邻血管距离较近时,难以独立闭合。
(3)现有钛夹头无卡扣锁紧装置,稳定性较差,易脱落,导致血管张开,存在一定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游离出血管且可以闭合多根血管的无需游离型卡锁钛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无需游离型卡锁钛夹,包括上夹臂和下夹臂,所述上夹臂和下夹臂通过弯折部连接形成V型结构;所述上夹臂和下夹臂的相对侧分别形成夹闭面,所述上夹臂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端内侧设置有V型尖锥,所述V型尖锥的尖端朝向所述下夹臂,所述V型尖锥的开口端翻折形成锁槽,所述下夹臂上开设有供所述尖锥穿入的卡孔,所述卡孔上侧部设置有与所述锁槽配合锁死的锁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夹臂靠近所述尖锥的一端延伸设有上夹闭延长带,所述下夹臂靠近所述卡孔的一端延伸设有下夹闭延长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夹闭延长带与所述上夹臂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夹闭延长带与所述下夹臂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弯折部的内侧内凹形成便于上夹臂和下夹臂受力后相对闭合的减压槽。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上夹臂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端内侧设置有V型尖锥,所述V型尖锥的尖端朝向所述下夹臂,所述下夹臂上开设有供所述尖锥穿入的卡孔,钛夹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考虑分支血管的问题,尖锥可直接插入组织或相邻血管,从而节约游离血管的时间。
(2)所述V型尖锥的开口端翻折形成锁槽,所述下夹臂上开设有供所述尖锥穿入的卡孔,所述卡孔上侧部设置有与所述锁槽配合锁死的锁头;通过施夹钳闭合后,锁头与锁槽紧密配合起到卡死作用,可以增加钛夹的稳定性,防止其脱落。
(3)在尖锥插入相邻血管后,由于尖锥与卡孔配合锁死及钛夹两头新增夹闭延长带,仍然能闭合住相邻的血管。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钛夹处于张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钛夹处于张开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钛夹闭合多根血管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森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森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798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金刚石车针
- 下一篇:一种水库大坝岸坡稳定性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