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需游离型钛夹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80424.X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6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叶道明;张小荣;褚楚;李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森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清 |
地址: | 2115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需 游离 型钛夹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需游离型钛夹。其包括上夹臂和下夹臂,所述上夹臂和下夹臂通过弯折部连接形成V型结构;所述上夹臂和下夹臂的相对侧分别形成夹闭面,所述上夹臂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端朝向下夹臂弯折设置有尖锥,所述下夹臂上开设有供所述尖锥穿入的锁孔。钛夹两头新增尖锥与锁孔特征,通过施夹钳闭合后,尖锥与锁孔配合,起到卡死作用,增加钛夹的稳定性,防止其脱落。钛夹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考虑游离血管,尖锥直接穿透血管周围组织,闭合住血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夹。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中,钛夹是一种供施行腔镜手术时作夹固腔内组织,主要用于血管结扎的耗材。它由纯钛丝或钛合金丝压制而成,外形呈V字形。在手术过程中,需先游离出较清晰的血管,再用施夹钳夹持钛夹对其进行闭合,最后对血管进行离断。
上述方式已在现有临床手术中广泛使用,但是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具体在于:
(1)在夹闭含有分支血管的位置时,需要花大量时间游离出不同血管。
(2)现有钛夹头无卡扣锁紧装置,稳定性较差,易脱落,导致血管张开,存在一定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游离出血管即可闭合血管的无需游离型钛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无需游离型钛夹,包括上夹臂和下夹臂,所述上夹臂和下夹臂通过弯折部连接形成V型结构;所述上夹臂和下夹臂的相对侧分别形成夹闭面,所述上夹臂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端朝向下夹臂弯折设置有尖锥,所述下夹臂上开设有供所述尖锥穿入的锁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弯折部的内侧内凹形成便于上夹臂和下夹臂受力后相对闭合的减压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尖锥呈弧形弯折过渡。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钛夹两头新增尖锥与锁孔特征,通过施夹钳闭合后,尖锥与锁孔配合,起到卡死作用,增加钛夹的稳定性,防止其脱落。钛夹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考虑游离血管,尖锥直接穿透血管周围组织,闭合住血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钛夹处于张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钛夹处于张开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钛夹闭合血管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钛夹处于张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无需游离型钛夹,包括上夹臂1和下夹臂2,所述上夹臂1和下夹臂2通过弯折部3连接形成V型结构;所述上夹臂1和下夹臂2的相对侧分别形成夹闭面,所述上夹臂1远离所述弯折部3的一端朝向下夹臂2弯折设置有尖锥4,所述尖锥4呈弧形弯折过渡;所述下夹臂2上开设有供所述尖锥4穿入的锁孔5(也可设置为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森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森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804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蒸煮箱的门体承压保温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服装用整烫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