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艾灸擦灰装置和自动艾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82337.8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9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郭林鑫;孙宇豪;左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语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凯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76 | 代理人: | 杨博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艾灸 装置 自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艾灸擦灰装置和自动艾灸装置。所述艾灸擦灰装置包括:壳体,具有一端为开口的容纳腔;多个擦灰针,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分别间隔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底板,并指向所述开口。实现了对点燃的艾条进行擦灰的目的,避免灰烬烫伤用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艾灸擦灰装置和一种自动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艾灸盒进行艾灸治疗时,点燃的艾条在所述艾灸盒中自行燃烧,不需要进行擦灰;因此,现有的艾灸盒往往为封闭结构,所述艾灸盒只需要做好密封,避免灰烬从盒中遗漏即可。
而对于其他艾条暴露在外部的艾灸装置,则需要进行擦灰,以避免在艾灸过程中,灰烬掉落以烫伤用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点燃的艾条进行擦灰的目的,避免灰烬烫伤用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艾灸擦灰装置,包括:壳体,具有一端为开口的容纳腔;多个擦灰针,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分别间隔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底板,并指向所述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多个擦灰针能够实现对点燃的艾条进行擦灰,并且多余的灰烬收集至所述容纳腔内,避免烫伤用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擦灰针朝着指向所述开口的方向逐渐变细。
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所述擦灰针为一端为尖端的锥状结构,且所述尖端朝向所述开口,这样使得相邻两个所述擦灰针之间形成的间距、沿朝向所述开口的方向依次变大,方便灰烬的擦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擦灰针以所述底板的中心为圆心,呈同心圆阵列依次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沿着远离所述底板中心方向排列的所述擦灰针逐渐增高。
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以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底板为视角,所述多个擦灰针的尖端形成凹槽状的擦灰面,该擦灰面能够匹配艾条的燃烧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开设有至少一个漏灰孔;还包括:容灰器,具有一端为容纳开口的灰烬容纳腔;其中,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底板的一端插入所述灰烬容纳腔内,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开口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容纳开口处。
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所述漏灰孔可以将灰烬收集至所述容灰器内,一次性可以容纳更多的灰烬,延长使用周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连接所述底板的侧壁,所述侧壁于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围设形成所述开口并设有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连接至所述容灰器设有所述容纳开口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于所述开口处外翻形成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连接间隙;所述容灰器设有所述容纳开口的一端插入所述连接间隙内,以使得所述壳体与所述容灰器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灰孔包括:第一漏灰孔,设于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多个擦灰针围绕该第一漏灰孔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灰孔包括:多个第二漏灰孔,围绕所述多个擦灰针布设于所述底板。
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漏灰孔和第二漏灰孔分别能够实现漏灰,便于灰烬的漏出。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艾灸装置,包括:行走部、艾条夹持装置以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机械手臂;其中,所述行走部连接所述机械手臂的一侧设有如上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艾灸擦灰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语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语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823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