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可定位标记打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90974.X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73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董正明;董正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明之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407 | 分类号: | B41J3/407;B41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动力电池 极柱可 定位 标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可定位标记打码装置,包括输送台、设置于输送台内部用于输送电池极柱的传送带以及安装于输送台顶部用于将电池极柱打码的打码机,所述打码机通过支架连接于输送台,所述支架包括活动杆和固定杆。该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可定位标记打码装置,若电池极柱移动并遮挡红外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后,红外接收器将电信号传递给单片机,从而控制驱动电机工作带动活动杆和打码机下压,从而实现打码工作,这种设置操作更为方便,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打码操作,并且这种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定位效果,保证电池极柱位于打码机下方时,打码机能够快速进行打码工作,操作更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可定位标记打码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打码装置进行工作,现在一般通过设置输送台并在输送台上设置传动带以及打码机进行配合工作,当传送带带动电池极柱运动到打码机正下方时,工作人员需要按动打码机实现打码工作。
现有的打码方式操作较为繁琐,通过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容易产生一定的误差,导致针对电池极柱打码操作不够规整,从而影响了设备打码后的美观性,现有操作过程中不方便进行定位,同时,工作人员手动操作较为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可定位标记打码装置,初始状态下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能够与红外接收器相对应,若电池极柱移动并遮挡红外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后,红外接收器将电信号传递给单片机,从而控制驱动电机工作带动活动杆和打码机下压,从而实现打码工作,这种设置操作更为方便,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打码操作,并且这种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定位效果,保证电池极柱位于打码机下方时,打码机能够快速进行打码工作,操作更为方便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极柱可定位标记打码装置,包括输送台、设置于输送台内部用于输送电池极柱的传送带以及安装于输送台顶部用于将电池极柱打码的打码机,所述打码机通过支架连接于输送台,所述支架包括活动杆和固定杆,所述活动杆一端固定于打码机、另一端插入固定杆内部,所述固定杆固定于输送台顶部;
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红外传感器、红外接收器、单片机以及驱动打码机做竖直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红外传感器安装于固定杆外壁,所述红外接收器安装于输送台顶端且输入端与红外传感器输出端相对应设置,所述单片机安装于输送台顶端用于控制驱动组件工作。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板、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齿条,所述安装板固定于固定杆侧壁,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板顶端,所述齿条固定于活动杆侧壁,所述主动齿轮连接于驱动电机输出端且与齿条相啮合,通过驱动电机工作能够带动打码机做竖直往复移动,从而实现打码工作。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输入端与红外接收器输出端电信连接,所述单片机输出端与驱动电机输入端电信连接,这种设置保证设备具有一定的定位效果,当电池极柱移动到打码机正下方时,红外接收器能够发送信号给单片机从而控制驱动电机是否工作。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顶端放置有存放盒,所述存放盒内部开设有供电池极柱竖直进出的存放腔室,设置存放腔室能够限制电池极柱滚动,保证了电池极柱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存放盒外壁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贯穿有插入杆,所述传送带外壁开设有与插入杆相对应设置的孔洞,通过将插入杆插入到孔洞内部,从而实现对存放盒的固定,避免存放盒发生移动。
优选的,所述插入杆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孔洞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互匹配的内螺纹,通过设置外螺纹和内螺纹能够增强存放盒的稳定性,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效果。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明之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明之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909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缘润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马铃薯实生种薯播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