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寿命卸车软管泵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94608.1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9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明;杨安林;王全顺;张剑;彭献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仲坤(上海)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9 | 分类号: | F04B43/09;F04B5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寿命 卸车 软管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长寿命卸车软管泵,用于解决现有卸车软管泵在卸车后依然有介质残留在软管内,介质持续对软管造成侵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泵壳,以及安装在泵壳上的减速机,安装在减速机上的电机,泵壳内装有转轮、压靴以及软管,泵出口处安装有一个向下的弯头。当软管泵卸车完成后,可再空转一会儿泵,让出口管道上的绝大部分的介质被输送到罐车内,即使会有少量残留介质,介质也会汇集到相对位置更低的弯头处,不会残留在软管内,大大减小了介质对泵内软管的腐蚀,从而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泵领域,具体为一种长寿命的卸车软管泵。
背景技术
软管泵在工业领域大多用于输送腐蚀、磨蚀、带固体颗粒的液体介质。软管泵因其可以空转、反转、且不会对泵有所损伤,同时软管泵又具有很强的自吸能力,从而广泛运用于强酸强碱的卸车。
但实际生产中,特别是浓硫酸等强腐蚀型介质的卸车运用中,在卸车完成后,即使在罐车已经没有介质的情况下,继续空转一会儿泵,可以将残留在出口管道内的绝大部分介质输送到储罐中去,由于出口管道往往直通储罐或与大气接通,且软管泵出口处肯定低于出口管道,以至于泵无法把所有介质都推送到储罐内,依然会有少量介质残留在出口部分的软管中,即使不在使用状态,残留的介质对软管实际上是一种连续不断的侵蚀,影响了软管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寿命的卸车软管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泵头、减速机和电机,所述泵头内安装有转轮以及呈U型布置的软管,所述转轮上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压靴,所述减速机通过螺栓固定到泵壳上,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穿入到泵腔内与转轮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输出轴与减速机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软管泵采用下进上出的输送方式。
进一步的,软管泵的出口安装有一个向下的弯头。
进一步的,弯头采用内衬四氟材质的碳钢管道,能有效应对强酸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软管泵用于卸车时,在罐车内已无介质的情况下,继续空转一会儿泵,确保出口管道上的绝大部分的介质已经被输送到罐车内,由于出口有一段向下的弯头,即使会有少量残留介质,介质也会汇集到相对位置更低的弯头处,不会残留在软管内,而弯头具有防腐蚀功能,这样就大大减小了介质对泵软管的腐蚀,从而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长寿命软管泵示意图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长寿命软管泵示意图之右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支架 ;2-泵壳;3-减速机;4-电机;5-转轮;6-压靴;7-软管;8-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左右两个对称的支架(1),安装在支架上的泵壳(2),减速机(3)安装于泵壳(2)外侧,转轮(5)固定于减速机(3)轴上,两个对称分布的压靴(6)固定在转轮(5)上。减速机(3)的输入端安装有电机(4)。泵壳(2)内部安装有软管(7)。当电机(4)工作时,带动减速机(3)转动,减速机(3)带动转轮(5)转动,转轮(5)的转动使压靴(6)交替压缩软管(7),软管被压缩回弹产生真空,将介质吸入,同时另一个压靴压缩软管将介质排出,实现介质的输送。
泵壳(2)上端出口处连接有向下的弯头(8),弯头(8)为碳钢衬氟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仲坤(上海)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汉仲坤(上海)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946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杀菌模块支架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钢包顶渣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