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水稻与微生物共培养的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299407.0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0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峰;齐申;孙丽;孙乌日娜;尤艳华;温丽;吕秋实;莽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继峰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C12M1/00;C12M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谷孝东 |
地址: | 137400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水稻 微生物 培养 装置 | ||
1.一种适用于水稻与微生物共培养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盒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盒主体(1)连接有调节结构(2),所述调节结构(2)包括按压块(21),所述培养盒主体(1)滑动连接有按压块(21),所述按压块(21)和培养盒主体(1)之间抵触有充气球囊(28),所述培养盒主体(1)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板(23),所述培养盒主体(1)和推动板(23)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囊(24),所述气囊(24)和充气球囊(28)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推动板(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对与培养盒主体(1)滑动连接的滑杆(27),所述培养盒主体(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试剂板(4),所述试剂板(4)的顶端套接有培养板(3),所述培养板(3)的两端分别和滑杆(27)的顶端抵触;
所述培养板(3)上设有多个培养槽(5),多个所述培养槽(5)呈矩形阵列状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稻与微生物共培养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板(3)的底端设有导流孔(7),所述培养槽(5)通过导流孔(7)贯穿于培养板(3)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稻与微生物共培养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板(4)上设有多个试剂槽(8),多个所述试剂槽(8)呈矩形阵列状排列;
所述试剂槽(8)呈矩形状,所述试剂槽(8)的容积大于培养槽(5)容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稻与微生物共培养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2),所述第一弹簧(22)的背离于推动板(23)的一端和培养盒主体(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稻与微生物共培养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盒主体(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抵触块(61),所述抵触块(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63),所述培养盒主体(1)靠近于橡胶块(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环(64),所述橡胶环(64)的一端和橡胶块(63)抵触,所述橡胶环(64)通过管道和气囊(24)的内部连通,所述培养盒主体(1)设有排气孔(62),所述排气孔(62)通过橡胶块(63)和橡胶环(64)和管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稻与微生物共培养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盒主体(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6),所述固定环(26)底端和气囊(24)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23)底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滑动环(25)与固定环(26)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稻与微生物共培养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块(63)呈圆形,所述橡胶块(63)的直径大于橡胶环(64)的内圈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稻与微生物共培养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块(61)和橡胶环(64)之间抵触有第二弹簧(65),所述抵触块(61)的切面呈“T”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继峰,未经杨继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2994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