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灭火系统的余压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01782.4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53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何虎;易建军;谢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汇安泰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2 | 分类号: | A62C31/02;A62C31/28;A62C37/00;A62C3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王翠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火 系统 监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灭火系统的余压监控装置,包括设于消防门上方墙体的余压控制器和分别设于消防门两面的压力探测器,两个压力探测器分别与余压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辅助挡烟机构和手动控制机构,手动控制机构和辅助挡烟机构分别与余压控制器电连接,辅助挡烟机构和手动控制机构均设于消防门背向防烟区的一面;人员触发手动控制机构时,余压控制器控制外部泄压机构对防烟区进行过阈值泄压,并控制辅助挡烟机构对消防门处背向防烟区方向的一面进行吹风挡烟。本实用新型应用时能够受人为手动控制对防烟区进行过阈值泄压,以便被困人员更容易打开消防门,同时能够控制进行吹风挡烟操作以有效阻挡烟气进入防烟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压监控领域,具体是一种灭火系统的余压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火灾烟气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因为烟气的有害成分或缺氧使人直接中毒或窒息死亡;烟气的遮光作用又使人逃生困难而被困于火灾区;烟气的高温危害会导致金属材料强度降低,进而导致结构倒塌,人员伤亡。烟气不仅造成人员伤亡,也给消防队员扑救带来困难。因此,火灾发生时应当及时对烟气进行控制,并在建筑物内创造无烟(或烟气含量极低)的水平和垂直的疏散通道或安全区,以保证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或临时避难和消防人员及时到达火灾区扑救。加压防烟是控制火灾烟气的一种重要方法,用风机把一定量的室外空气送入前室、封闭避难层(间)或楼梯间内,使之保持一定压力,以避免烟气侵入。
按照《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要求: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满足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Pa~30Pa;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Pa~50Pa;当系统余压值超过最大允许压力值时应采取泄压措施,以达到在有效防烟的同时便于人员打开消防门的目的。但在实际火灾现场,被困人员可能由于吸入烟气、高热等原因体力下降,身体虚弱,在楼梯间余压满足阈值的情况下仍很难打开消防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灭火系统的余压监控器,其应用时能够受人为手动控制对防烟区进行过阈值泄压,以便被困人员更容易打开消防门,同时能够控制进行吹风挡烟操作以有效阻挡烟气进入防烟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灭火系统的余压监控装置,包括设于消防门上方墙体的余压控制器和分别设于消防门两面的压力探测器,两个压力探测器分别与余压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辅助挡烟机构和手动控制机构,手动控制机构和辅助挡烟机构分别与余压控制器电连接,辅助挡烟机构和手动控制机构均设于消防门背向防烟区的一面;人员触发手动控制机构时,余压控制器控制外部泄压机构对防烟区进行过阈值泄压,并控制辅助挡烟机构对消防门处背向防烟区方向的一面进行吹风挡烟。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开关门感应机构,开关门感应机构设于消防门上,开关门感应机构与余压控制器电连接;开关门感应机构检测到消防门开启时,余压控制器控制辅助挡烟机构进行吹风挡烟,开关门感应机构检测到消防门关闭时,余压控制器控制辅助挡烟机构停止吹风挡烟。
优选地,所述辅助挡烟机构包括风机和若干个喷嘴,风机与余压控制器电连接,风机设于消防门上方墙体,风机进风口位于防烟区,风机出风口与喷嘴连通,喷嘴向下设于消防门背向楼梯间一面上方的墙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与余压控制器电连接的手动控制机构和辅助挡烟机构,能够在人员触发手动控制机构时控制外部泄压机构对防烟区进行过阈值泄压,以便火灾中虚弱的被困人员可以较轻松地打开消防门;此外,在防烟区过阈值泄压、消防门打开的同时,又能通过辅助挡烟机构进行吹风挡烟,便于被困人员更容易打开消防门的同时保证了防烟区的加压防烟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安装结构纵剖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汇安泰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汇安泰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017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撞护栏基础预埋件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止产品跟随斜顶运动的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