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定容燃烧实验的高精度液态燃料自动混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03699.0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3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周博;饶大为;马洪安;曾文;朱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13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烧 实验 高精度 液态 燃料 自动 混合 系统 | ||
一种用于定容燃烧实验的高精度液态燃料自动混合系统,包括储料罐、第一/二微型流量计、第一/二电动调节阀及PID控制仪;储料罐数量若干且并联设置;储料罐内用于存储成分燃料,各个储料罐内存储的成分燃料均不相同;混料罐数量为一个,在每个储料罐与混料罐之间均配置有一个第一微型流量计和一个第一电动调节阀;第一微型流量计进液口与储料罐出液口连通,第一微型流量计出液口与第一电动调节阀进液口连通,第一电动调节阀出液口与混料罐进液口连通;第二微型流量计进液口与混料罐出液口连通,第二微型流量计出液口与第二电动调节阀进液口连通,第二电动调节阀出液口与定容燃烧弹进液口连通;微型流量计及电动调节阀均与PID控制仪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定容燃烧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定容燃烧实验的高精度液态燃料自动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国产RP-3航空煤油的平均碳原子数为10~16,主要包含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及芳香烃等成百上千种碳氢化合物。由于航空煤油成分复杂,目前无法直接构建其燃烧反应机理,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复杂的RP-3航空煤油组成成分中选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成分,并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RP-3航空煤油的数值模拟替代燃料。
研究指出,数值模拟替代燃料应具有与RP-3航空煤油相似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物理特性包括密度、比热容、声速、黏度和导热系数等,用于模拟燃料的储存、加热及流动等物理过程。化学特性包括着火延迟时间、层流火焰速度等,用于模拟燃料的点火、燃烧以及裂解与结碳等化学反应过程。
然而,想要用多种燃料配成RP-3航空煤油的数值模拟替代燃料,并在定容燃烧实验中获得数值模拟替代燃料的层流燃烧速度,进而验证所构建燃烧反应机理的准确性,则需要严格按照最优化比例进行混合。
但是,用于配制数值模拟替代燃料的各种成分燃料的混合配比精度始终不高,原因在于各种成分燃料在配比前的定量过程仍依赖于传统的注射器或电子秤,而通过注射器或电子秤来定量获取成分燃料时的随机误差很难消除,导致成分燃料的定量精度始终较低,从而导致数值模拟替代燃料中各种成分燃料的混合比例不够理想,造成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较大偏差,从而无法开展更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定容燃烧实验的高精度液态燃料自动混合系统,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注射器或电子秤的使用,消除了定量获取成分燃料时的随机误差,以全自动方式实现成分燃料的混合,大幅度提高了成分燃料的混合比例精度,使实验结果更加贴近理论值,为开展更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定容燃烧实验的高精度液态燃料自动混合系统,包括储料罐、第一微型流量计、第一电动调节阀、混料罐、第二微型流量计、第二电动调节阀及PID控制仪;所述储料罐数量若干,若干储料罐并联设置;所述储料罐内用于存储成分燃料,且各个储料罐内存储的成分燃料均不相同;所述混料罐数量为一个,在每个储料罐与混料罐之间均配置有一个第一微型流量计和一个第一电动调节阀;所述第一微型流量计的进液口与储料罐的出液口相连通,第一微型流量计的出液口与第一电动调节阀的进液口相连通,第一电动调节阀的出液口与混料罐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微型流量计的进液口与混料罐的出液口相连通,第二微型流量计的出液口与第二电动调节阀的进液口相连通,第二电动调节阀的出液口与定容燃烧实验装置的定容燃烧弹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微型流量计、第一电动调节阀、第二微型流量计及第二电动调节阀均与PID控制仪进行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定容燃烧实验的高精度液态燃料自动混合系统,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注射器或电子秤的使用,消除了定量获取成分燃料时的随机误差,以全自动方式实现成分燃料的混合,大幅度提高了成分燃料的混合比例精度,使实验结果更加贴近理论值,为开展更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定容燃烧实验的高精度液态燃料自动混合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03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铁钢横梁表面处理用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产品包装纸印刷用平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