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链板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04705.4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9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博;郑成刚;蒋兆垣;于兴;高丰;李华鹏;栾谨加;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开发区博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L9/04 | 分类号: | B21L9/04;B21D37/12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赵加鑫 |
地址: | 2640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链板冲压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有冲压头,所述下模具上设有通槽,还包括活动模体,所述活动模体经弹簧支撑在所述通槽内,所述下模具上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活动模体上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组合成与所述冲压头适配的组合冲压槽。由此,本实用新型的链板冲压模具可以实现工件的精准定位,加工成品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板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链板广泛应用于重型物料是输送,链板的加工过程是先裁出基本的板材如图1所示,包括链板本体1及位于链板本体两侧的板翅部1-1,然后利用冲压模具经多次冲压,将两侧的板翅部1-1卷圆形成轴套1.2,最终的成品如图2所示。由于冲压过程无法一次性冲压成圆筒,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分三步来执行的,传统的冲压方式第一步借助基板板材上链板本体与板翅部空位实现在平面上的定位,然后经冲压使板翅部向下弯曲形成1/4弧面,形成如图3所示的状态,第二步,将第一步中获得的半成品翻转180度,如图4所示,置于第二工序中的下模具上面,下模具上设有限位块2-5,进行第二次冲压,第三步进行最终的卷圆,其中第二步,对半成品的限位是靠限位块2-5,且从第一步到第二步过程中,需要将工件翻转180度,操作繁琐,进而导致效率低下,且工件在第二工序中实时是放置在模具上,定位的位置是弧形区域,所以难以实现精确定位,导致加工成品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链板冲压模具,解决目前中间工序工件无法精确定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链板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有冲压头,所述下模具上设有通槽,还包括活动模体,所述活动模体经弹簧支撑在所述通槽内,所述下模具上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活动模体上设有第二弧形槽,当所述活动模体的下表面与通槽的上表面接触时,所述第一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组合成与所述冲压头适配的组合冲压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在上模具未下压时,活动模体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探出,由此,工件可以避开下模体的干涉,实现较好的定位,在上模体向下冲压时,上模体和活动模体对工件进行了牢固的定位,且在冲压的过程中弹簧收缩,活动模体上的第二弧形槽与下模体上的第一弧形槽共同形成组合冲压槽,与冲压头配合,实现对工件的进一步冲压成型。采用本冲压模具后,工件定位精准,成品率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地,在上模具与活动模体分离时,所述活动模体的上表面高于所述下模体的上表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确保工件不受下模具的干涉,确保定位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初道工序获得基础板材示意图;
图2为成品工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第一次冲压后获得工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第一次冲压后获得工件置于现有冲压模具上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适用的第一工序后半成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链板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链板冲压模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次冲压后获得工件置于本实用新型的链板冲压模具上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链板冲压模具冲压过程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开发区博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开发区博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047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薄型面料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反激变压器及反激开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