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侧滑无压痕压平组合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08430.1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90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比泰数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牡丹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侧滑无 压痕 压平 组合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防侧滑无压痕压平组合模具,包括可移动下模座,所述可移动下模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无压痕折弯机下模,所述可移动下模座和无压痕折弯机下模之间通过模具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模具连接块的横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无压痕折弯机下模的上端开设有V形折弯槽,所述无压痕折弯机下模的上侧设置有无压痕折弯机上模,所述无压痕折弯机上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折弯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拍平的时候有效避免吐料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生产质量和效率,便于实际生产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侧滑无压痕压平组合模具。
背景技术
在钣金加工中,压平折弯或者称为拍平折弯工艺非常普遍。
目前的折弯工序为先将工件折弯至30°左右,然后将工件放在压平工位拍平,但是在此工位拍平时,工件会发生侧滑,行业内称此现象为吐料,而且板料抗拉强度越大,此现象越明显,一般情况下都需要重复压制才能完成最终的拍平折弯,且继续压制虽然可以将板料完全贴合,但是需要较大的折弯压力输出,十分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发生吐料,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防侧滑无压痕压平组合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防侧滑无压痕压平组合模具,包括可移动下模座,所述可移动下模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无压痕折弯机下模,所述可移动下模座和无压痕折弯机下模之间通过模具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模具连接块的横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无压痕折弯机下模的上端开设有V形折弯槽,所述无压痕折弯机下模的上侧设置有无压痕折弯机上模,所述无压痕折弯机上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折弯板。
优选的,所述可移动下模座的上端开设有与模具连接块对应插接的插槽。
优选的,所述模具连接块和无压痕折弯机下模的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一固定螺孔且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折弯板的下端设为与V形折弯槽匹配对应的V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无压痕折弯机上模和折弯板的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二固定螺孔且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压痕折弯机下模对应V形折弯槽的内侧固定安设有多个导向滚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防侧滑无压痕压平组合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防侧滑无压痕压平组合模具,通过设有的无压痕折弯机下模,先将工件放置在无压痕折弯机下模上对应V形折弯槽的位置,通过挤压气缸带动无压痕折弯机上模下移,进而使得折弯板下压工件,使得工件在V形折弯槽内成型并折弯至30°左右,然后在移动可移动下模座,使得可移动下模座向左移动至第二工位位置,此时折弯板对准无压痕折弯机下模和模具连接块之间形成的间隙内,使得折完后的工件横躺在无压痕折弯机下模的上侧,继续通过挤压气缸下压无压痕折弯机上模,使得无压痕折弯机上模的下侧压持在工件的上侧实现拍平操作,在无压痕折弯机上模下压时,由于侧向力的作用,导向滚珠会发生向内旋转的运动,进而带动工件向内移动,能够在拍平的时候有效避免吐料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生产质量和效率,便于实际生产使用。
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拍平的时候有效避免吐料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生产质量和效率,便于实际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侧滑无压痕压平组合模具的第一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侧滑无压痕压平组合模具的第二工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比泰数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比泰数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084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牛疾病预防的药物喷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厂房用锅炉废气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