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古琴槽腹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09455.3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0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杨辰雨;刘文倩;王青云;张昱笑;孙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3/00 | 分类号: | G10D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21118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古琴槽腹,包括腹壁、尾池、地柱、天柱、项实、足实和雁足孔,所述槽腹靠尾池一端设有第一音穴,靠天柱一端设有第二音穴,所述第一音穴下方设有第一纳音安装位,所述第二音穴上方设有第二纳音安装位,第一纳音安装位上活动连接有凤沼,第二纳音安装位上活动连接有龙池,龙池和凤沼上设有大小相等的圆孔。本实用新型精简了古琴结构,降低了古琴制备的工艺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古琴,尤其涉及一种古琴槽腹。
背景技术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琴面腹槽内纳音的作用是收纳住声音,让其缓慢的从发音孔散开,同时参与发生震动。纳音将音槽部分封住,使琴发音之时,部分声音可以顺畅发出,而又有部分声音被纳音挡回,在音箱中回旋,而形成“余音绕梁”之特殊韵味。
现有的古琴的纳音采用与古琴一体成型的工艺,固定的纳音在古琴制作过程中增加了制作工艺的难度。同时,现有的纳音木质厚重,虽然设置凹槽,扔会引发发音不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精简、纳音活动连接、均匀发音的古琴槽腹。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古琴槽腹,包括腹壁、尾池、地柱、天柱、项实、足实和雁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腹靠尾池一端设有第一音穴,靠天柱一端设有第二音穴,所述第一音穴下方设有第一纳音安装位,所述第二音穴上方设有第二纳音安装位,第一纳音安装位上活动连接有纳音凤沼,第二纳音安装位上活动连接有纳音龙池。
优选地,所述纳音凤沼为空心的长方体结构,纳音凤沼的顶部和靠腹壁的两侧设有大小相等的圆孔。
优选地,所述纳音龙池为空心的长方体结构,纳音龙池的顶部和靠腹壁的两侧设有大小相等的圆孔。
优选地,所述纳音凤沼的顶部圆孔数量为8-12个,纳音凤沼靠腹壁的两侧圆孔数量为4-6个。
优选地,所述纳音龙池的顶部圆孔数量为20-30个,纳音龙池靠腹壁的两侧圆孔数量为10-15个。
优选地,所述纳音龙池的长度是纳音凤沼的长度的1.5-2倍。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优点:改善古琴音色,使古琴的发音更均匀;精简了古琴结构,降低了古琴制备的工艺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古琴槽腹包括腹壁1,腹壁1的外侧上方设有一尾池2,腹壁1的外侧下方设有一项实9,腹壁1的外侧边缘设有足实4,足实4上设有2个相对平行的雁足孔5,槽腹内靠近项实9一侧设有一个天柱8,槽腹内中部设有一个地柱6,槽腹靠尾池一端设有第一音穴10,靠天柱一端设有第二音穴11,所述第一音穴10下方装有第一纳音安装位3,所述第二音穴上方装有第二纳音安装位7。
纳音凤沼12为空心长方体结构,具有六个面,底面与古琴槽腹活动纳音安装位活动连接,顶部设有大小相等的圆孔10个,靠近腹壁1的两个侧面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分别设有大小相等的圆孔5个。
纳音龙池13为空心长方体结构,具有六个面,底面与古琴槽腹活动纳音安装位活动连接,顶部设有大小相等的圆孔22个,靠近腹壁1的两个侧面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分别设有大小相等的圆孔11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09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发光杯
- 下一篇:高强度Si3N4陶瓷球强度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