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米加工用除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10251.1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87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黎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松县春江粮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20 | 分类号: | B07B1/20;B07B1/42;B07B1/46;B07B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伟晟壹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0 | 代理人: | 陈铖 |
地址: | 24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米 工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米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大米加工用除杂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部设置有集尘箱,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端设置有筛分筒,所述筛分筒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通过两个滑轨相对称设置在底板顶部形成一个整体,同时通过集尘箱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凹槽,滑轨和凹槽相适配设置方便集尘箱在滑轨外部进行滑动,方便将集尘箱进行移动取下将收集的杂质倒出,通过万向轮相互对称安装在底板底部,方便大米加工的除杂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了大米除杂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米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米加工用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大米,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农作物,生产量也随即增加,稻谷在加工成精米的过程中要去掉外壳和占总重10%左右的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糊层和胚,传统的米糠也就是现行国家标准米糠主要是由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和胚加工制成的,因此在加工过程中会混进少量的稻壳和一定量的灰尘和微生物,所以米糠只能用于饲料,是稻谷加工的主要副产品,而如果不进行筛糠处理的话,会极大地影响食用,所以就需用筛糠装置将大米中的米糠除去,以符合人们的口味要求。
然而,现有的大米加工用除杂装置还存在着不便于移动以及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米加工用除杂装置,解决了不便于移动以及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米加工用除杂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部设置有集尘箱,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端设置有筛分筒,所述筛分筒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设置有输送叶,所述电机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筛分筒的底部设置有筛网,所述筛分筒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滑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滑轨相对称设置在底板顶部。
优选的,所述集尘箱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凹槽,所述滑轨和凹槽相适配设置。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四个万向轮相对称设置在底板底部。
优选的,所述筛分筒和筛网组装成一个圆柱形筒,所述筛网的孔隙大小比大米小。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出料口设置在筛分筒一侧底部。
优选的,所述输送叶的形状为螺旋状,所述进料口设置在筛分筒一侧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两个滑轨相对称设置在底板顶部形成一个整体,同时通过集尘箱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凹槽,滑轨和凹槽相适配设置方便集尘箱在滑轨外部进行滑动,方便将集尘箱进行移动取下将收集的杂质倒出,通过万向轮相互对称安装在底板底部,方便大米加工的除杂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了大米除杂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视角结构图。
图中:1底板;2滑轨;3集尘箱;4万向轮;5筛网;6筛分筒;7进料口;8电机;9固定柱;10出料口;11转轴;12输送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松县春江粮油有限公司,未经宿松县春江粮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10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式磨煤机出口门
- 下一篇:扁钢管切断用冲切刀片